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主办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 >
黄金荣:法学和医学
【摘 要】x法律和医术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两种技术。法谚云:有社会就有法,我们也同样有理由相信,有社会必会有医术。因为维持社会个体健康的医术与维持社会整体的法律都可以说构成了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基石。这一点也使得法学和医学自古以来就颇有...
作者: 发表于: 2014-01-01 12:00:00  点击:744 评论:0
徐显明:法治文化的核心是制度文化
【摘 要】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朝代,不是奠定了汉文化之基且产生了文景之治的汉代,不是贡献了四大发明之半、且在文化上几达巅峰的宋代,不是南征西扩,把版图划到了欧洲的元代,也不是GDP达到世界一半以上、产生了丰衣足食的康乾盛世的清代,而...
作者: 发表于: 2013-12-31 12:00:00  点击:727 评论:0
张晋藩:法史研究亦需内敛沉潜
【摘 要】蛰居澳门的志辉博士,潜心从事澳门法制史研究,在鲜有人至的领域拓荒多年,陆续取得了让人欣喜的成果。这部《外来法与近代中国诉讼法制转型》虽与澳门法制史无关,却因为横贯法史学与比较法,兼具解释性和描述性,辨识西法东渐的影响,勾...
作者: 发表于: 2013-12-30 12:00:00  点击:740 评论:0
季卫东: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理念和路径
【摘 要】一、以卓越计划推动法学教育改革 在二十一世纪最初的十余年间,国内外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种多样,应对方法和整合机制也必须有所创新。走出去战略使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全新的投资环境、大量的贸易摩擦以及复杂的决策风...
作者: 发表于: 2013-12-29 12:00:00  点击:759 评论:0
杨鹤皋:亲历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重建
【摘 要】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的初创者是杨鸿烈先生。杨先生《中国法律发达史》于1930年出版,此书以中国法律制度史为主,同时也涉及法律思想的发达以及各个时期对法律理论有独到见解的人物。他认为:要想彻底了解中华法系的内容,最先的急务即...
作者: 发表于: 2013-12-27 12:00:00  点击:745 评论:0
段秋关:保持法律思想史学科独立
【摘 要】法史学,特别是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学科建设问题,今天仍有特别关注之必要。 设课程,建学科,创立学术团体。在我国,虽然自上世纪30年代已有以中国法律思想史冠名的著述问世,但因其体系未就、内容粗略、影响欠缺而未能成为独立学科。直...
作者: 发表于: 2013-12-26 12:00:00  点击:761 评论:0
冀祥德:律师缘何“死磕”?
【摘 要】官的方式代理或者辩护案件。在职业法曹中,律师既没有官帽,又没有警械,也不吃皇粮,只有一张三寸不烂之舌,缘何要死磕公权力机关和有关人员?这些律师是逼上梁山?还是哗众取宠?在全面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当下,如何看待死磕现...
作者: 发表于: 2013-12-25 12:00:00  点击:751 评论:0
莫洪宪:一位柔和与执着完美结合的长者
【摘 要】因外出从事学术交流,当我得知周道鸾教授逝世的消息,老人家已离开我们一周了。这段时间,我一直为没能向他老人家悼念告别,深感愧疚不安! 回想起来,我与周老相识,已近20年。1995年春夏之交,周老来武汉调研,马克昌教授为尽地...
作者: 发表于: 2013-12-24 12:00:00  点击:784 评论:0
陈长均:法学著作的序言不可小觑
【摘 要】f 大多数法学著作的正文之前有序言(或序、自序、前言、绪说、出版说明等),有的著作在正文之后还有跋、后记等。不少人拿到新书直奔正文,而忽视了阅读该书的序言等内容。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阅读高水平的序言是一种美的享受,因为...
作者: 发表于: 2013-12-23 12:00:00  点击:792 评论:0
张永恩:起草五四宪法的那些日子
【摘 要】在这一段时间里毛泽东一直关注对宪法草案的讨论情况,随时由田家英向他汇报。宪法起草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也特别忙碌,他们要随时收集、整理和研究从各方面报来的大量修改意见、建议以及提出的各种疑问,为宪法起草委员会作准备。《毛泽...
作者: 发表于: 2013-12-22 12:00:00  点击:754 评论:0
苏婉儿:政治与法的技艺
【摘 要】他们说城邦之外非神即兽。 古希腊人在一种涵盖了神人关系的独特的宇宙观背景下开创了人类的城邦式生存,也开启了人类精准一些说,应该是他们西方人对正义的困惑和追求。于是,凝结着前城邦时期的神话记忆,政治、法律、正义三者纠合在一...
作者: 发表于: 2013-12-21 12:00:00  点击:752 评论:0
周 赟:论法学家与法律家之思维的同一性
【摘 要】一、引言:问题的提出及限定 有论者在谈及国内法理学现状时指出,在相关研究中强调、或过分强调所谓理论联系实践,虽可能使法理学具有某种实用性,但其实际效果却事与愿违,[1]因为这一做法很容易导致内则法理学之学理、学格丧尽,外...
作者: 发表于: 2013-12-20 12:00:00  点击:739 评论:0
徐显明:法治文化的核心是制度文化
【摘 要】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朝代,不是奠定了汉文化之基且产生了文景之治的汉代,不是贡献了四大发明之半、且在文化上几达巅峰的宋代,不是南征西扩,把版图划到了欧洲的元代,也不是GDP达到世界一半以上、产生了丰衣足食的康乾盛世的清代,而...
作者: 发表于: 2013-12-19 12:00:00  点击:742 评论:0
李 林: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意义重大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作为在历史新起点上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坚持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是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将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
作者: 发表于: 2013-12-18 12:00:00  点击:736 评论:0
沈卫利:破解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难题
【摘 要】●在模拟和小数据时代,能够大量掌控公民个人数据的机构只能是持有公权力的政府机构,但现在许多企业和某些个人也能拥有海量数据,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政府机构。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传统线下企业的数据保护方式失效了,只要用户使...
作者: 发表于: 2013-12-17 12:00:00  点击:763 评论:0
邓子滨:国家法治,不妨从斑马线做起
【摘 要】斑马线上的中国并非某种隐喻,而是以法律的眼光,参酌斑马线上的乱象,解说对中国法治的十年观察。国家法治,不妨从斑马线做起,从整饬中国式过马路开始。而整饬中国式过马路,在我看来,应当从理顺人车关系、落实车让人入手。 且不说道...
作者: 发表于: 2013-12-16 12:00:00  点击:735 评论:0
万静波 吴晨光 谢春雷:被遗忘30年的法律精英
【摘 要】这是一本有史以来中国最大的英汉英美法词典,460多万字,所收词条已达到4.5万多个,是日本出版的《英美法词典》的3倍。 词典的最后校样已经完成。在没有政府支持,没有经济资助,没有鲜花和掌声,甚至连正规办公室都没有的情况下...
作者: 发表于: 2013-12-15 12:00:00  点击:746 评论:0
徐晓琴:以法治精神引领司法公开
【摘 要】近日,社科院法研所发布了全国首部阳光司法指数测评报告。报告基于独立、客观身份,对浙江三级103家法院开展了阳光司法指数测评分析。从测评主体、测评范围到测评方式,再到测评项目,阳光司法指数的每个细节无不透露出科学的设计和严...
作者: 发表于: 2013-12-13 12:00:00  点击:754 评论:0
张晋藩:法史研究亦需内敛沉潜
【摘 要】蛰居澳门的志辉博士,潜心从事澳门法制史研究,在鲜有人至的领域拓荒多年,陆续取得了让人欣喜的成果。这部《外来法与近代中国诉讼法制转型》虽与澳门法制史无关,却因为横贯法史学与比较法,兼具解释性和描述性,辨识西法东渐的影响,勾...
作者: 发表于: 2013-12-12 12:00:00  点击:731 评论:0
莫于川:让法治政府建设有标准可依
【摘 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第九部分专门就如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部署,其中特别强调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那么,如何理解法...
作者: 发表于: 2013-12-11 12:00:00  点击:726 评论:0
共92页/1838条首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