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主办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重要会议纪实» 高伟绅经贸法律博士论坛 >

高伟绅论坛第73期:金旭讲座实录

时间:2011-05-30 点击:
王军:我们今天现在的讲座开始。正像我说过的,我们的活动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型的,还有一种纯粹服务于我们学生的职业规划方面的需要。今天就属于第二种。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国泰基金的总经理。她原来是北大学法律的,后来到NYU学法律,在证监会工作了很多年,之后到了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做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又在梅隆全球投资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做首席代表。我们经贸大学的学生比较偏向于实务,在若干年后我们能不能多出一些企业高管和总理之类的。今天的谈话,我和金总沟通了,她也没有讲稿,非常轻松的,我们谈一个多小时,然后大家提问。
金旭:很荣幸,真的很荣幸,王军院长是我们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独立董事,觉得责无旁贷。尽管王院长说了很多次让我给大家讲我的成长之路,非常惭愧,虚度了很多的年华,走到今天还觉得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点。更多的今天这个,也不能叫讲座,或者说我们这个介绍多一些互动的内容,多了解一下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和方向,这样的互动能够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彼此,从我这里能够尽可能地给大家一些适合大家的答案或者介绍。
我简单地介绍一下我自己,听王院长和书记说我是一个法律人,我很亲切。我86年到93年在北大法律系,适逢咱们国家金融监管的试点,成立了中国证监会,法律部招人,我就去实习,之后到了证监会法律部,一待就是九年的时间。刚才和王院长回顾职业经历,我大概有18年的职业历史,九年是在证监会工作,主要是起草法律、适用法律、实施法律,当时参与了很多法律的起草,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当时的《公司法》、《证券法》、《基金法》和证监会很多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都有我的笔迹在里面,那九年正好是中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监管机构起到非常重要的政府主管机构的作用。在证监会工作的九年期间,被证监会公派到纽约大学学习一年,取得了法学硕士学位,又在谢尔曼律师事务所实习了一段时间。我在华尔街的氛围里实习了三个月,责无旁贷地又回到了中国证监会。
因为工作的机缘使得我对证券市场和基金行业比较有感情,又在政府中的工作经历,能不能在市场里也有所发挥,在2001年的时候选择了到华夏基金任职。2001年到现在,到国泰基金管理公司当总经理,这十一年我做过副总经理,做过党委书记和副书记。国泰基金是国有的合资公司,我仍然是党委副书记。我经历了企业的副职到总经理一把手的位置,原则上党委书记董事长是企业一把手,但是由于基金公司的总经理是全面负责经营运作的,相当于完成了从一个法律人到一个企业的副职到企业的正职的转变,用了大概十年左右的时间。这是我大概的简单背景介绍。
我现在在国泰基金管理公司任职,有多少人对共同基金有了解?我虽然是北大法律系毕业的,但北大法律系传统上重理论、重法理,重很多教学的学校,当然现在怎么样确实了解不是太多了。那个时候的我们,对经贸大学的法律系、法学院还是有很多羡慕的心理。一个是在我们那个年代,国家的外贸行业还是比较发达的,在我们法学院学生的心目中,法律一直是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对经贸大学的学生和政法的学生有很多的羡慕之心,觉得有很多的实践和自己相结合。我刚才和王军院长在讲,今天坐在我对面的同学们也是蛮幸运的,因为有王院长、王书记,这种除了教学、学术之外,还能有一些和当代的企业家们,和当代的来自实践部门的企业和高管有一个对话和交流,实际上是可以让你们更早地思考和了解社会。我们迟早要离开象牙塔的,你更早地有所了解,就会比其他学生更有先机。在接下来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如果我的谈话能够让大家有这样的思考,那就没有浪费王院长的苦心。
国泰基金管理公司是国有的基金公司。我们的大股东持有60%股权的是中国建银投资公司,股东的股东是我们国家最大的外汇资产公司中国投资公司所持有汇金公司;同时我们还有30%的股权是由一家意大利保险集团,大家可能听说过中意人寿,那里的“意”就是我们同一个意大利忠利保险集团,还有10%是中国电力财务公司。本质上讲,我们公司是一家国有的合资公司。我们在做什么呢?我们是一个基金管理公司,通过发行投资产品,然后在二级市场、公开市场进行操作,给投资人赚钱。有很多同学刚才举手表示了解基金,在全行业有62家基金公司,管理资产大概有2.5万亿,我们的共同基金,是和银行、保险、信托等这些行业分足鼎立的行业。国泰现在大概有210人,我自己本身是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主要是负责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公司注册地在上海,全行业范围内一共是62家基金公司,去年年底我们的排名在第19名,我们平均下来一直在前1/3、1/4。投资业绩也不错,98年国泰基金成立,到现在累计分红已经是200亿人民币。
我是做资产管理的,大家如果有闲钱,希望自己的资产能够保值增值的话……我去过很多大学,我知道很多学生拿到钱之后,父母给的钱或者自己挣的钱,一个月有三百五百的结余,很多人都会投资基金,这实际上是资产保值增值投资工具的手段。我们除了给散户和社会公众投资之外,我们还是全国社保和企业年金的资产管理人。我们非常骄傲,六七十家基金公司里,只有十余家的基金管理人拥有这样全牌照业务线的特许经营的资质或者品质,国泰基金是其中之一。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相信的,我们的王院长愿意做独立董事的基金公司,风险管理是非常高的,经营运作非常规范稳健,同时我们又是一个非常进取的,有非常大的优秀的潜力的生命态势的公司。
我更多地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作为一个法律人或者曾经的法学院学生,93年毕业到现在大概18年的时间里,我认为,或者在我的概念和经历里,作为一个法学院的学生,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走到社会上去之后,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如果我们有自己的职业理想或者说人生理想,当我们面对挑战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其实更多地是从这几个方面给大家分享。
作为一个法律人,我能够成为一个企业高管,或者说这是我自己职业生涯的选择,法学院的学生或者说法学院的学习给我带来了什么?我想有以下几点。一个法律系的学生在法学院学习的经历,给我最重要的品质,这也是能够让我不仅是在政府机关、律师事务所、外资银行还是非常充分激烈的市场化竞争的环境里,都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我必须是一个有价值观的人,我必须对这个社会也好,对人生的理想状态或者人的品质也好,对公平,对正义,对良知是应该有一个基本底线的。法学院的经历给我最深刻的烙印,就是对公平、正义、良知,或者在法律上的平衡感,这是给我最深刻的锤炼或者说学习、经历。这是我目前18年的工作经历和大家分享,我可以非常自信和笃定地告诉大家,这是一个法学院的学生具备的天生的优势,不是任何其他学院的学生自然具备的。
社会很庞杂,我听到很多的评价是,金旭,你是一个有原则的人。我理解有原则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这是对你的人品和品质特别高的认同。这些东西得益于我在北大法学院七年的教育。我们可以看到有其他学科的,外语、贸易、语言、历史的,他们也有他们的品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厚薄,没有分别,但是作为法学院的学生具有着天生的优势,你通过七年也好,四年也好,你对社会基本制度深刻的理解,从而形成你自己的认识,把你自己的修养和积累通过实践反映出来。
第二个我自己观察法学院的学生,除了我自己本身是法学院学生以外,我还有很多的员工,在我过去的经历里,在我们不管是政府机构的经历,还是我领导的员工,还是我的合作伙伴,我发现一个特点,法学院的学生天生具有比较宏观的视野,你考虑问题的时候,大局观是非常强的,这得益于我们在学校的学习,还有老师的影响。因为法律是涉足社会各个领域,包括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包括任何一个商业的可能是民事的,小到鸡毛蒜皮的邻里之间,大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制度,这样的一个学习使得你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具备一个大局观。
大家看到清华大学最近轰轰烈烈的百年校庆,我们学文科的人看理科生做事有一些特点,他会把事情做得最好,但是缺少一个大气象,而文科生有大气象,却可能不能把具体事情做得很好。在我的经历里,和别的学生具备的优势来看,我觉得我们法学院的学生具备宏观的视野,看问题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在这些方面都具备一些优势,这是其他学科的学生,至少我觉得优势上不如法学院的学生大。
第三点法学院的学生,因为对逻辑和思辩性要求高,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你不知不觉,你即使没有这样的人,但是你陷到这里,你很好的学好这个课程,表达好你对一个案例、制度的理解的话,你有很强的思辩性,同时你有很好的写文字的能力,这使法学院的学生具备非常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能够非常脚踏实地地从每一个小事情非常细节的角度入手,一点点把事情做大。我经常在和我的员工或者我的同事交流时会说到这一点,温总理经常讲,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具备这两种品质合在一个人身上的人,应该是法学院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国外的总统80%以上的人都是法学院毕业的原因。非常简单,不管是美国、英国还是相对成熟发达的社会体制的国家里,总统或者总理,基本上是法学院毕业的,好像没有例外的。就是因为法学院的学生,如果我们自己足够准备好,刚才院长讲的,我们成为副总理、总理应该不是很遥远甚至遥不可及的事情,因为我们会等到这一天的,必须要到那一天。只有法学院的学生具备这样的优势,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我在证监会的时候做了很多立法的工作,大家很难想象,我现在是企业高管了,很多事情不需要你动手了?不是这样的。我在做立法的时候,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字斟句酌的,你们知道我们当时立法怎么立吗?每个法条写完之后,我们要高声朗诵的,你们看到的《公司法》、《证券法》、《基金法》我们都是要朗诵的,是顿号、句号、分号、逗号都是要非常准确的,逻辑要非常清晰,如果给领导写报告是不能写错别字的,那是天大的错误,你的观点可以错,但是错别字错了是不能容忍的。如果你这一点小事都做不好,你就失去了以后再表现的机会了。我的员工经常会很痛苦,学法律出身的老总对细节要求很多,会不会很累?其实养成习惯一点都不累。我们一方面有大的图象,一方面有脚踏实地关注细节的能力,这是非常好非常好的综合品质。
第四点是我们的思辨力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久而久之会形成一个非常良好的判断力。这个是作为一个企业高管必须具备的品格。我每天要面临的抉择通常是上亿,有的时候需要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压力大也在这里,不给你那么多的时间,因为你稍微一犹豫,竞争对手也会做,巨大的赚钱机会就失去了,你会给投资人带来损失,最怕这个。赚一百万、一千万还是赚钱的,但是给投资人带来损失是不能容忍的。很短的时间内能够做出判断,这就是判断力,基础是很好的功底,很好的思维逻辑能力,这个习惯的培养是法学院培养出来的。如果说,我今天做这个高管现在还算及格的话,我现在具备的品质都是法学院培养的。我没有资格说别的学员,因为我只在法学院待了七年。这是我要分享的一部分,作为法学院的学生,我在法学院得到了什么,而这些品质能够保证你从一个普通的法学院学生,一步一步沿着自己的人生和职业理想迈向自己的目标。做企业高管也好,院长也好,副总理也好,这些品质都是必须要具备的。
第二个方面院长们、老教授们每天都在和大家讲,我也是要呼应一下,或者用我的实践来验证一下我的想法,不能叫价值观,而是一种理想状态的方向。在大学里我们到底学什么?特别多的状态,我刚才说到我很羡慕同学们有这样的机会,因为院长的资源、书记的资源,使得我们有一个和社会实践的学长们有一个交流。在我读书的时候,86年到93年,这七年基本上都是在课本里。大家很难想象,我是95年、96年到NYU读书,那一年在美国法学院读书给我的冲击是很大的。我们现在作为案例法都耳熟能详,但对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案例法是听说过没见过的状态。我在NYU读的是公司和证券,我们当时学公司法,东方人个子矮,我得坐到前面去,也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英语,当然很不幸地被老师抓起来了,让我讲讲这个案例是什么?我觉得我答得非常好,因为头天看到凌晨三四点,印象那么深刻,讲的是穿透公司的面纱,我期待着他肯定我。但是老师说,你坐下吧,叫另外一个学生。我在想我对了还是错了?一直在求证,但是到最后他也没有告诉我。在案例法中,很少告诉你对错,你都必须有观点。无论你对还是错,你都必须有观点,最怕的是没有观点。我们受到的冲击是什么?原来的教育下,什么事情一定是有对错的,什么事情一定必须得有一个结论的。这些东西实际上给我们的思维定式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我们的创造,我们的思维定式不断地被加固,但是很多事情没有那么明显。我非常非常感激我在北京大学那七年的时光,为什么?因为大学里学的是方法,我是想告诉大家,以我的经历来说,大家不用在意答案是什么,但是一定要学会得出这个答案的方法。我和我员工讲的时候,他们经常说你太绕了,逻辑推得太长。但是我们平时经常会想知道答案,但是忽略了过程,忽略过程的过程中,就是忽视了你形成自己独特方法的过程,这是很可惜的。
在大学里,大家应该珍惜的是我们这样的一个学术的氛围,应该珍惜的是彼此之间互相的影响,珍惜的是老师、校长或者院长们给我们创造的机会,这比你们从书本上得到的任何知识都宝贵。学校的氛围是什么?学生状态是什么?甚至一个宿舍都是这样。这是我比较中美两种教学方法区别之后,没有谁对谁错,如果大家把两种方法都掌握了,对我们又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是非常宝贵的。大家如果都明白,都知道这个道理,我就重复了,如果大家觉得这有一定意义,那我们就开始思考一下。
我最羡慕大家的是大家拥有的这个世界上最奢侈最无价的东西:时间。走到社会上之后,这个时间就再也不会回来了。你会发现,你有那么多那么多还没有来得及学习、领悟和掌握的东西,但是他再也不给你机会了。我作为一个过来的学姐或者学长还是奉劝大家一下,时间太宝贵了。
还有一个想和大家分享,作为一个企业高管,和其他职业的一个比较。因为实际上,我不知道大家认为企业高管是什么概念?我的同学要么是最高院某个庭的庭长,最高的民事、行政、经济庭、国际法庭,很多人已经做到庭长、副庭长了,还有院长秘书。还有很多同学是大的律师事务所里的合伙人,很有钱,工作也很体面,还有很多做了老师,还有很多是Inhouse,做公司内部的法律顾问,我自己是做一个企业的高管。这么多年走下来,我没觉得他有很多实质的分别。这个职业理想由什么来决定呢?我在面试我的员工的时候,他们都会问我几个问题。作为一个女高管,怎么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关系。我是一个女性,我是一个男生,我到了你的公司,我有没有职业的发展瓶颈,我是选择去国企呢?我现在有中石油的机会,我还有国泰基金的机会,我还有去银行的机会,你作为我的学姐给我什么建议。大家都会集中在这么几个问题。我是4月8日刚刚在哈佛大学的中国论坛上做了演讲,因为听众大多数都是中国学生和能说流利中文的老外,他们也会问到这个问题。我都是用一句话来回答,无论你将来做什么,你都会做一种人,你会发现所有概念中成功的人士都有一个特质,无论是男是女,都是一个主动掌控自己命运的人,没有一个例外。必须主动,必须掌控,必须是自己的命运,这三条缺一不可。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说我们在一个环境下,我们受到一定的影响,我做企业高管,其实非常辛苦,但不足为外人道。做律师事务所,每天的工作量是海量的,做法官每天也有很多的困惑。但是如果你不是主动掌控自己的命运的话,你的命运被别人安排,你会永远不满足,永远不幸福,永远不快乐,你会走不出来,而且你真的很难被环境接受,即使你多么的出色。你会发现,怎么别人不如我,但前面的路怎么那么顺坦,我的路怎么那么艰难?如果你不是一个主动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如果你的命运是被动的被别人安排,你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做不好。
我自己的经历其实可以和大家分享。我毕业之后,可以去五矿,可以去证监会。我不能假设我去五矿不会有今天的状态,但是我自己的选择,让我走到了今天。我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上北大还是上吉大,学法律还是学新闻,到法律部还是到基金部,是做老总还是做合伙人。我可以确认至少有一点,我现在做得不错,但是和我那些做合伙人的同学比还是差一些,,他们有做诉讼的,有做公司的,我做律师可能也不会比他们差,但那不是我的职业理想,我从小的职业理想就是能做一个能影响别人的人。如果按照人生的理论,有的人好名,有的人好利,有的人好什么,我觉得我是好名的人。我做律师,只能照顾一个客户,最多十个客户,一百个客户,我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我有四百万投资人,我有二百多员工,又可以影响二百多人、三百多人。这样的影响,无论是价值观还是职业的信念让人受益,这是我特别珍惜的。在所有的过程中,我觉得是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促使我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听起来有点虚,但你做的每一个决定,你是在被动的接受还是主动的掌控,他需要你勤奋,很努力,很多的思考,很多的准备,你才能做到,否则你做不到的。或者你的掌控是一种轻率的,或者不那么成熟,或者有可能是伤害别人的,从而也伤害自己。别小瞧主动两个字,这需要太多太多的准备,包括大家珍惜现在学校的时间,把自己的学业学好,增加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听到一句话能够举一反三,最后回到自己的目标。
回到我今天演讲的主题,王院长希望我分享一下我的小半生之路,我想到一个题目叫《志当存高远》,这是我每天激励自己和我的员工的一句话。国泰基金从2007年我任职总经理开始,我就致力于推动一个公益活动“国泰基金红蜡烛”,是支教黄河两岸贫困教师的公益活动。当时是受了一些触动,我们看到社会责任和公益报告的时候发现,孩子们的心灵如果说是非常纯粹的、洁白的一张纸的话,老师实际上是在这张纸上画画的人,画得好不好是和老师的素质和能力有关的。我们做基本的调研发现,黄河两岸的老师连基本生活能力都没有的话,他们教出来的孩子可想而知。在国泰基金十周年庆的时候,我们觉得做一个感恩回馈的事情。我们挑选黄河两岸的贫困教师,调查在黄河两岸的老师年均生活费大家能想到是多少?2500元人民币。所以我们当时想资助教师,发现光资助他生活费不行,我们要教他基本的教课技能,我们就和很多的机构合作培训老师。崔永元曾说他有一次被深深刺痛是因为在云南山区的小学里,孩子们问老师,如果我要坐了飞机,我应该坐在飞机的哪个地方?老师毫不犹豫地回答:翅膀上。老师没有见过飞机,没有坐过飞机,他本身也是在山区里的。我们能够做的事情是我们与专业的慈善机构合作,定期把老师请出来,请到上海来,请到珠海来,请到北京来,让他们坐飞机、火车,给他们做基本的英语、数学、美术的基本的培训,我们现在一年一年在做,已经开始走向正规化。但是我们不是主要做这个工作,我们主要是做投资的。这个事情是和我们的一个慈善基金会合作的。
我要回到主题,什么叫志当存高远呢?我的基金经理们如果业绩好,他们大概一年拿到极高的奖金,现在的基金经理是天子骄子,但是他们给客户创造的价值也是很多的。这样的一个环境和社会环境下,或者说一个行业态势下,人特别容易迷失。做着做着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不就是钱嘛?钱后面不是数字吗?中国现在就是这样,为了钱什么都能够干,你会看到年纪轻轻就废掉了,我们看到太多这样的了。什么叫志当存高远呢?就是你们的目标要远一点,当你特别在意现在的得和失的时候,你如果目标足够远,你就不会计较了。我将来有一天,不管是成为企业高管或者副总理,你定下这个目标,你会在乎今天谁说了你,明天谁借你钱不还吗?我可以特别坦率和大家交流,我刚到证监会时的理想是当证监会的首席律师。我报名参加五矿考试的时候,我是希望有一天代表我们的国家参加经贸谈判。我在证监会想做首席律师,在证监会工作久了,我想有一天要做立法委员。可能很虚,大家可能会笑我太虚了,你不就是一个总经理吗?但我告诉大家,如果我当时没有那样的目标,我现在做不了总经理。这些目标,比较远大的状态,至少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包括你们在内,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机会,你总得做点什么,小的来说为自己的学校,大的来说为自己的国家和社会,这是必须的,这是一个基本品质。至于说,你定一个目标,高远是不是一定要当副总理,可能不是。说近的,你能够成为学校的优秀学生,然后将来到一个律师事务所做一个合伙人,这都是很高远的志向。其实,从一个法律学生,走到一个企业家的路程很平凡,在过程中确实要做很多的准备。
因为时间关系,大家有什么问题,我都愿意回答。但是大概,我今天能够分享和介绍的经历就到这里。
提问:我是去年毕业的,很亲切。可能和大多数法学院的学生一样,毕业之后到法律部或者职能岗位,薪水可能少一些,考一个CFA或者经济学博士可能性不是那么大,面对这么茫然的人生怎么选择?您是做公募基金的,您能推荐一家医药类比较好的股票吗?
金旭:第一个问题我可以用我的经历来回答,我在证监会法律部的时候,我做过五年半的立法。工资的话级机关里差别不大,没有那么明显的心里不平衡感,我可以特别平衡地告诉你,那五年半的冷板凳足以覆盖你低工资的成本,只有在法律部可以涵盖所有的业务线,你可以把整个证监会的工作了解了。我们在基金公司的法律部我们叫监察稽核部,只有这个部门能够把所有业务块都了解到,你在这里三年五年,可以把所有业务块都搞清楚。
提问:这个转型如何转的?
金旭:掌控自己的命运,你做好准备了。你开始做到法律部的,你就想好我要到职能部门去,你就会很认真的投入,如果你要做投资,你就会特别认真的研究投资,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具备了别人不具备的素质,主动权在你自己。
提问:您好,您刚才说学生时代很多的经历成就了您今天的状态,您在学生时代学了很多东西,接触了哪些师长,参加了哪些具体的活动让你受益匪浅?在工作中有一些需要决策的时候,可能也有比较纠结的时候,如何平衡得和失,做到大体满意?
金旭:这个问题很厉害。回答第一个问题,在北大的时候是,其实那个学校给我带来的影响超过了课本给我带来了影响,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氛围,那个学校都是对公平正义特别在乎,加重了我学习法律的认知,这是一方面。学校的氛围或者说系里学生的氛围,同学们之间彼此影响。但是一定有一个前提,我一直在强调主动掌控自己的命运,我们在公司里经常说句俗话,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佛不渡无缘之人,当你没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当你不主动积累提高能力的话,那些渡你的人都在你周围,但是你自己没有准备好。你自己主动掌控自己命运的准备要非常充分,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反思,主动去检讨自己,这些东西都是必须具备的。我觉得在北大的时候,我这次在哈佛他们也和我们讲,他们希望我推荐两本书,我第一本推荐的是《约翰克里斯朵夫》,那本书非常好,和命运抗争,不屈服命运;第二本书是金庸的小说十四本,这也是中学、大学,到美国现在偶尔都会拿出来翻,那里讲了很多的哲学。他们说你的管理思路哪里来的?我也和王院长报告过,我现在上中欧全球总裁班和MBA,很多人性的东西都是在金庸的小说里得来的,那些是容易被大家接受的。你哪怕看一本美容的书都能够找到管理,我在哈佛演讲的最后一句话是管理人性,主动掌控自己的命运,管理自己人性。你会发现自己的共同点,所有成功的人,做的、学的、用的都是大多数人不愿意做的事情,用的事情,说的事情。白开水大家都爱喝,因为是无害的,如果一种饮料很难喝,但是对身体有好处,有多少人会坚持喝?成功的人就会一直把这个水喝下去,直到有一天他成功。我觉得成功的人都有自虐倾向,和自己较劲,和自己的习惯较劲,和自己的惰性较劲,掌控自己的命运,不屈服于压力。
因为你自己本身日常的积累和思考,不断的学习。我有三个硕士,但是我现在还没有读博士,我对读博士的人特别崇敬,这需要时间。我自己在不断地学习,法学院的学生具备一个特别好的品质,就是刚才说到的思辨性比较强,哲学、历史这些东西都会有这样,不要拒绝一个知识,开放式心态。最后一句话叫相由心生,内心有什么,表面上就会露出来。
做决策的时候,我失败过,这是要承认的。曾经的心态是失败了很纠结,觉得自己很差劲,要不就是怨天尤人一下,都是别人的错。现在的心态告诉我,那些错误都是特别宝贵的东西,甚至比成功还宝贵。因为你成功之后,你会有一种惯性,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这样下去总有有一天你会犯特别大的错误,而那些小错误会让你特别谨慎,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我失败过,做事也错过,但是如果说做好的决策靠的是什么?就是错误,就是靠一点一点的积累、学习、犯错,然后再积累,再学习。基本上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提问:您好,我想问一下,什么东西让你超越自己,激发自己的潜能,是什么驱动了你?
金旭:我明白你的问题,你的问题特别棒,我说出来怕大家笑,还是志当存高远。你把你的志向放得高一点,过程中有很多很多的挑战,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
提问:您刚才提到NYU一年对您影响很大,联系现在中国很多高校提倡培养国际化的精英式的法律人才,您认为国际视野对一个精英式的法律人在的意义,以及您是怎么培养国际视野的?
金旭:我觉得国际视野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好处是告诉我们价值观是多圆的,不是只有一条路能够达到彼岸的,是能有多条道路达到彼岸的,这至少是在我以前原来没有国际视野之前体会不到的。
我们的大陆法系教育也是这样,先有总纲、原则、指导思想,我们那时候的法律是先学总则、普通法、特别法,先学基本法,再学特别法。可是到了国外,可以学案例,可以没有答案,你只要站起来把你的观点说完了,老师说,Very Good point,你特别激动,但是发现全班都是这样。在那个环境下成长的学生,他们和我们一样阳光,和我们一样是有用的人才,他们也很善良,也非常爱国。这种多元化价值观让你更包容,国际化视野给我们带来的特别难得的品质,就是一种包容的心态,宽容的心态,你看问题不极端了,你能够包容别人。不是我对这个社会才能解决问题,大家都可以,只要能够解决问题就可以。
怎么培养国际化视野,主动掌控自己的命运。如果你自己不是开放式心态,那个国际化就在那里放着,你不吸收。你会有这样的感觉或者经历吗?从小和你一起长大的伙伴,你发现你总在进步,他就是不进步,但是你们俩是一样的。包括在这个屋子的人里都在听我说的话,我这些话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但是感悟一定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主动掌控自己命运。
当然,国际化视野在走出去眼见是特别重要的,你听我讲,听别人讲,看书,还是会有差距的。如果有可能的话,走出去,在一个和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不那么相同的环境里生存,有时候是需要生存,因为很难受。律师事务所的工作环境开始是吃喝玩乐的,为了吸引你,你会觉得到这个律师事务所很好啊,当你去了之后,黑暗的日子就来了,你天天在打印机边上工作,一个字一个字的对,但那些东西真的是无价之宝,要眼见为实,要走出去。尽量给自己创造一个让自己很难受的环境,自虐吧,你获得的会更多一些。我看我周围的人,基本上大同小异,院长比我更有经验,也在国外待特别长的时间,都走出去。
提问:您好,我是法学院大一的新生,我对于法学这门学科还有自己人生的定位都不太明确,对于法学这门学科,究竟是作为实践的社会学科更合理,还是作为一个社会理想去奋斗。
金旭:你自己的想法呢?
提问:就是因为很迷茫,所以才问您。
金旭:我理解这个问题,透过表象就是对生活公平、正义、良知基本的认同,你有了这个基本的品质,你把他作为一个理想和专业学科都是这样,你发现你在专业学科里也能找到乐趣,你在社会理想里也能够找到乐趣。但是我个人倾向于做一个社会理想,法学大多数情况下,除非是法理制度、法哲学这些需要稍微形而上的研究之外,大多数是社会科学,你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丰富和完善它,就理论而谈理论,对法学来讲是很难的事,这是我的理解。
提问:金女士,刚才您的两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是对于成功人士来说,最难喝的水也要喝下去,还有一个是多元化的价值观。乔布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做喜欢做的事。我想问的是,作为一个成功的人,是不是要做很多不想做的事,是不是也要做很多主流价值观认为成功的事。
金旭:遵循自己的内心特别重要,我刚才举例,很多成功的人都是把那些水喝下去才成功的,但是喝下那水的人是遵循自己内心的,他是想成功的,这是一个状态。另外一个困惑,你是为了迎合别人眼光的成功,所以你要违背自己的内心去追求成功,达到成功,我不赞同这样的观点,因为不会成功。因为你们毕竟还年轻,等走到我们四十岁年龄的时候,你会发现拧巴的事没有成功的。如果你内心深处并没有认同喝这杯水就是成功,而只是为了迎合别人,你不会去做的。即使做了,也不会持久,因而不可能成功。
提问:您好,您刚才强调了一个主动的精神,想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像江老师的那一辈的成功者,很多的选择都是被动的,时代没有给他们提供很多的选择。而我们这个时代不同,这个时代让你闹心的是,你达到一个更高Level来说,你面临更多的选择。以我们现在来看,站在这样的点,您是学法律的,从事的是资产投资的工作,本科生已经变成了素质教育,政法大学强调理论,贸大强调实践,即使这样实践的学校,专业的培养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格的塑造和养成。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如何进行人格的养成,大家都去律所?同时我们也很想看看企业管理是怎么样的。如果进到真正的职业道路中,我们进到一个外所,没有时间看其他的路是什么样的了,您站在我们的角度来思考,怎么分配时间?
金旭:这个问题挺难的。如果按照我的经历来看,我认定目标很少会受到其他的诱惑。
王军:他的问题好像是说,我上了一个平台,又出现了新的选择机会,这个时候我该怎么办。
金旭:你的思考蛮成熟的,基本上已经回答了自己的问题。专注其实在一定时间内蛮重要的,但是我其实更愿意鼓励在你们的状态中,应该说涉猎一些力所能及涉猎到的东西,你找到自己的兴趣。比如说,你现在律师事务所里,你又想了解资产管理行业,你又想了解投行,你又想了解政府机关,各种可能性,你现在有无数的机会,而且可以不断的试错。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你能够找到能让你立得住的职业、行业和领域。如果你到了三十还没有找到,你这辈子别想了,而三十岁之前要广泛涉猎,但是你一定要主动找到自己喜欢的,而且拒绝无数的诱惑。就好像找女朋友一样,你最后肯定和一个女孩结婚,她有这个优点,有那个优点,你总要找一个综合优点最适合我的。可能这个比喻更恰当。
王军:今天这个讲座如果让我来讲肯定没有这个效果,因为同学们可能觉得我并不成功:天天在讲台上有什么意思?我想,这是很多学生的想法。但是我觉得我很成功,我喜欢教书。你要驾驭自己的命运,这意味着你想干什么一定要想清楚。总之,要干大事,要有志向。但是往往又很难说,在十年之后,具体的做什么事情,无法预见。所以,第二个起作用的就是顺其自然。你要有机遇,在碰到机遇时你会有很自然的选择。金总在证监会,突然之间不做和证监会有任何关系的事情了,去做一个高级设计师,这是不可能的。所以,顺其自然又是一个关键因素。在顺其自然和驾驭命运之间有一种辩证的关系:驾驭命运是说,你有一个很高的志向,有向上攀登的愿望。前一段时间我有一个学生回学校来,想到我们这里找实习生,实际上是想从中找到优秀的学生到他那里工作。他目前是一个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应该说,他也很成功。他的路是怎么走的?他先到一个大所做公司并购,一年后另一个所把他挖去,那个所的人不懂公司并购,但是能够找来客户。他在第一个所做过两三个案子,基本上理解了公司并购的业务。他就是这样一类人——当老板的人。他这次来学校,是不是想考博啊?还是准备出国留学了?这时候需要导师的帮助。但两者都不是,他到我们这里来找适合当他雇员的人。总而言之,他是一种掌控自己命运的人。
金旭:您说得特别好,刚刚这位同学问的,王院长回答了其中一个主题,自然辩证,主动掌控自己的命运和被动机会来临的时候是什么样。我可以和大家分享我当时在证监会去美国读书,那个还真不是我自己主动要求去的,确实是证监会经过在年轻一代里筛选,领导们觉得我的综合素质不错,觉得我勤奋很努力。那一届大概有十几个人,我当时只是一个科员。
王军:其实我刚才想和各位说的是,你应当心存高远,但是那些成功的人一定还有一种素质,即不屑于做小事。我现在开一个写作课,限20个学生,20篇论文不可能都看的很细。于是我对同学们说,谁的论文想让我点评,请主动跟我说。而让我点评的人一定是肯于做事的人。他一定要去图书馆查过资料,做好了让我点评的准备。他做小事很认真,很扎实。不认真做事的人很难获得成功。平时,做普普通通的事情一定要到位。你的基本功没有打扎实,或者,你已经养成了避重就轻的习惯,把难做的事情留给别人,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人是不能够当总经理的,上去了也会下来。金总今天讲的第一条是基本的价值观:人家之所以敢把公司交给你,绝对是很放心的。你必须是一个让人放心的人,人家才会把大事交给你。
金旭:其实您正好把我刚才想说的说到了,后来我很多的选择很多不是我自己要去抢的,都是因为你基本的品质在那,上级领导也好,股东也好,同事也好会选择你,因为你有基本的素质和品质。你读的任何一本书,一个知识,哪怕是一个烹饪知识都不会白费的,你做的任何一份积累和努力都不会白费的,但是前提是你真的得自己掌控自己。这和您刚才说的很像,我当时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提问:您好,我听您说您喜欢读金庸的小说,我也非常喜欢读,我读了之后只是感觉情节特别曲折,特别好玩,但是当我读了其他人对金庸小说的看法,我才知道金庸小说里有佛有儒有道,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对人性深刻的感悟。我听很多人说老庄比较好,我也读了《逍遥游》,但是思考不出什么东西。您在读金庸的书的时候,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和方法去达到您所说的思考?
金旭:这是一个关联性特别强的问题,我必须告诉大家,我读头五遍的时候肯定都是看热闹。我中学的时候就是因为看闲书看得特别多,看金庸是看热闹,而且不动脑子。现在特别累的时候,翻出一本《笑傲江湖》也还是很开心。金庸小说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很多时候是不用那么较劲地要一个东西,只要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很年轻的时候,这种思想对我影响特别大。精英文化出来的学生特别较劲,你觉得什么东西必须理所当然的,我付出努力了就要得到,我得不到就是别人的错。经贸大和北大没有本质区别,北大出来的学生也是这样,天之骄子,当年都是省里的状元,我做了事情就要有结果,但是我与之不同的思想是金庸小说给我的。这种感悟不奇怪,因为实际上你看《逍遥游》是和人生经历有关,你的经历不足以支撑你对这些东西的理解。我从初二初三开始看《射雕英雄传》,到现在过去二十年、三十年了,每次看都有新的感悟,但前提是你要感悟。每次你经历一件事情,谈恋爱、失恋,找工作,被老师表扬,被老师批评,被同学猜忌,被同学误解,都能够弄到这里去,这是反思。
提问:您好,我觉得从证监会到做企业这是一个很大的跨度,您在证监会的时候就志存做高管,争取了这么一个机会,还是说有这样的组织需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而华丽转身的?
金旭:在证监会的时候想在立法和执法实践中有建树,没有想过做公司高管。做公司高管的时候是自己对文化、团队、公司管理形成了一套有系统的想法,我就在关注这一类的机会,正好机会有了,就实现了。应该说,没有特别的状态,但是前提是你自己要准备好。我31岁做高管,在证监会是最年轻的处长之一,那时候到市场上来,很多人不理解。但是我觉得我已经看到了很多,我积累了很多,我需要有一个平台实践,主动掌控一下自己的命运,看似简单,但是背后的工作和准备比较多。
提问:我觉得我们这样的人可能比较勤奋,也比较有价值观,我是用感性来支持到底怎么选择,如果要是已经决定去做的话,就用理性指导怎么做,这种方法是否合适?文法和经管是两个门类,您是从法学转到经管这一类,但是我们很少有数学的知识,这对我们以后转到经管方面是否会造成局限?
金旭:会的,我从后面回答你。如果你要进到很专业的专门类别里,如果你没有数学基本功的话,你会受到限制。所以,通常情况下,学文史法律学科的学生走的路一般都是高管人员,那些是技术类的。其实是管理类和技术类的区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你最后会看到,一个国家的总理或者说总统是不是应该是学数学的呢?恰恰不是,小到一个家,大到一个国,最后管理的是人性,人性靠什么管理?靠常识管理。回到我今天的主题,常识,法学院的学生具备先天的优势。我的基金经理每天讲模型,具体的哪天股票EP是多少,但是靠常识基本上没有错。文史类的学生走的是通才类的,而不是专才类的。
回到你的状态,用感性来选择,用理性来支持自己,挺好的。有一句话,是美国的教授讲的,法学院的女士特别棒,女人先天具备感性的能力,同时你又增加了法学的理性,通常人是六感,你等于具备了七感。
王军:说五分钟的评论,也可能超过一点(笑)。
首先,我觉得今天这个讲座很成功。最近我也在想,下一步请应当什么人来讲座。我觉得今天请到金总是对的。讲座成功的原因是讨论的话题是大家特别关心的话题。如果让我来讲,即使我自己认为我也很成功,大家也不太相信。大家会想,你天天夹着一个包去讲课,非常的乏味。可能会有人在若干年后感觉到回到学校当老师还是很不错的。这需要慢慢地体会。
听金总讲如何做人的话题,每个人感受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在我这个年龄,对其中的每一句都能听懂。你们也许不是这样,因为阅历还比较浅。金总讲得很实在,很有含金量。我有一点点和她不同的意见:讲到正义感和判断力,我个人认为这个东西不一定是能学来的。有正义感和搞法律专业是不是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我认为有商讨的余地。正义感意味着,你要自己去约束自己,从法律的书里学了半天,可能还是没有正义感,甚至去做坏事。法律是不是可以使人有正义感?不一定,一定要从其他地方学。但是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没有正义感,你自我感觉非常好,也一定会犯错误的。当你有一定权利和职务的时候,别人就会出于某些目的给你一定的恩惠。有人打个电话,说“我要去看看你”,肯定要拎着东西过来了。你帮他办了,把东西收了,可能已经越过了界限,可能一个小筋头就折了。还有,你的处长让你去做一件事,你觉得付出太多、不划算,就拒绝了。你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就那一件事,你失去了别人的信任。你最后觉得很被动,你会换单位,但是最后还是有这种障碍。金庸小说里的主人公大部分都是傻乎乎的形象,可是到最后,傻乎乎的人家却把武功都教给他了,他就是天下第一了。所以,把取和舍处理好非常重要。
判断力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所以不可能都来当高管。这个社会的分工是金字塔型的,大部分人做底层工作,都是“智者”社会就无法运转。社会分工是自然形成的,有判断力的能做大事的人毕竟是一小部分,一定是这样的。你们今天来到了经贸大学,考上了硕士或博士,已经是金字塔比较靠上的部分了。你们要有信心,但是判断力可能有一部分来自天赋。不过能不能后天养成呢?现在这恰恰是我们经贸大学知识结构积累过程中的一个瓶颈,因为我们学习了很多的操作性,这可能会影响你对大问题的判断力。所以,劝你们读一点哲学,读一点法理学,读一点抽象和晦涩的东西。要读一点不太实用的东西。北大可能有比较多的不太实用的东西,而我们是比较多实用的东西。两者都有其用途。
我最近看到一个材料,罗斯福新政的时候,美国政府大量地启用了哥伦比亚大学的人而没有启用那么多哈佛大学的人。哥大的人是务实性比较强的人,但他们肯定也不缺乏抽象的理念。仅仅务实还不够,还要多接触抽象的东西才能向金字塔的顶端发展。接触抽象的东西会使你有全面的、总体性的思考,有全局的观念。总之,判断力相当一部分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法学院能不能给你判断力?可能有一部分,但还是要多读一些晦涩的东西,你们读了太多操作性的东西了。
此外,这其中还有一个价值观的问题。金总下面管的是基金经理,他们是做资本市场实际操作的。他们今天买,明天卖,个人收入一年一千多万,总经理在上面可能只挣一两百万。你们现在可能会想:让我太失望了,今天的讲座你怎么给我们请来了一个总经理?为什么不请基金经理(笑)。但是我告诉你们一句话,钱挣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没有用了。比尔盖茨是大慈善家,美国人在讨论要不要废除遗产税的时候,很多人主张废除,比尔盖茨是坚决反对废除的。他是不主张把自己财产留给后代的,恰恰这种人是最成功的,会青史留名
关于掌控命运,我想说说我的理解。你总是要想一想:我现在做的事情是不是一种最值得我做的事情?绝大多数人会随波逐流,凭借惯性顺其自然往下走。在我们院的学生中,普遍的追求是:做排名靠前的学生,出国留学,去NYU那样的排名前十的学校,之后到外所去工作,再后来去做合伙人,最后觉得太累了就做“in house”——企业里的法律顾问。前一段我们请了几个在法院工作的学生来讲座,其中有一个说我不太愿意走这个套路,结果才去了法院。你们中有多少人会羡慕她?法院的工资太低了,但可能最后她成功了。现在我们经贸大的学生想去证监会可能不容易进去了,若干年前经贸大学的人是没有人去政府的,也没有人特别想去证监会。
王军:所以说,你将来想做什么,不可能非常精确,但是大方向你要知道。我本人原来就是想做老师,那一年政法大学的人毕业之后,一大批人去司法部了,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做老师。第二个想法是做涉外,所以我来到了经贸大学。我第一次来经贸大的时候,当时的法律系是在现在已经拆掉的玻璃楼里的一间屋子里。我找来找去找到那间房,走廊里黑洞洞的。但是当我看到那个锁着的门,看到上面“国际经济法系”的牌子时,心里感到很激动,好像找到了用武之地。你自己想做什么,这要有很清楚的定位。这里有两个因素在左右你,一个是“活着”,你必须首先要过日子,一般还要有家庭。这是不容你选择的。第二是“生活”,是在活着的基础上,活得更有尊严一点。后面一层是很多人想不到的,很多人是小富即安。我们经贸大学确实有很多学生都在公司的业务部过着很舒服的小日子。经贸大人往往不能做到高级别政府干部。我的看法是,因为经贸大的人比较容易找到一个过日子的职业,就不想再往上走了。去年我碰到一些二十年以前毕业的回到学校来。这些经贸大人聚到一起,有没有穷的?几乎没有,做小生意的,做小老板的都有,日子都很舒适。经贸大这个地方就是能给你一块很滋润的土壤,让你以后过上小日子。但是人一旦有了小日子就不想再付出代价。你想做高管,要做好各种准备。
做高管是不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比如做基金公司的总经理,我是不是一定要懂基金?肯定是的,但最重要的不是这个。按照我的体会,做管理工作主要是要处理好各种关系,比如说班子内部的协调。第二和你的上级领导,第三是其他平行单位,第四是外单位。人家开会你去给捧场,下次人家才会给你来捧场。这就是所谓的高管的职责。过去你对待同事可以直来直去,现在你是一个管理者,你要容忍他的一些东西,甚至是常人不能容忍的。做老百姓时,你给我一句话,我给你反驳回去了。现在你要反过来让他三分,完全是这样的。这是管理,不完全是业务。
意犹未尽,但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的讲座到此为止,谢谢金总,谢谢大家。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