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主办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法学论文» 国际经济法» 国际反垄断法 >

国际经济法年会论文系列(八十九):市场支配地位与知识产权滥用

时间:2010-07-30 点击:
摘要:我国《反垄断法》所禁止的非法垄断行为包括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非法的经营者集中。以上三种行为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目前与知识产权行使相关最主要和最受关注的垄断行为。本文针对与知识产权行使有关涉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问题做,结合司法实践案件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
  关键词:市场支配地位 垄断 知识产权
  
  全国人大新通过的《反垄断法》第一条明示该法目的是“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同时在第三条则具体规定“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属于垄断行为。
  因此,我国《反垄断法》所禁止的非法垄断行为包括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非法的经营者集中。以上三种行为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目前与知识产权行使相关最主要和最受关注的垄断行为。本文针对与知识产权行使有关涉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问题做专题研究。
  
  一、市场支配地位
  《反垄断法》以第六条和第十七条两项条文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第十七条并逐条详细列举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共7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1。
  (一)支配地位的认定
  只有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才可能对其进行滥用。知识产权权利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是对其是否涉嫌滥用该地位进行调查的前提。《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市场支配地位”为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其中相关市场是指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特定商品或者服务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2。
  《反垄断法》第十八条规定,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当依据“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经营者控制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和“其他的有关因素”。
  知识产权是垄断权,本身即是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工具。能否依据经营者拥有知识产权的事实推定其拥有市场支配地位,抑或能否将拥有知识产权等同于市场支配地位是较有争议的话题。从《反垄断法》第十八条来看,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条件中不包含在相关市场中拥有知识产权。立法者显然未在知识产权和市场支配地位之间划上等号。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1995年联合颁布,对全世界反垄断法深有影响的《知识产权许可的反托拉斯指南》在“一般原则”部分规定,“执法机构并不推定知识产权等同反垄断法所指市场支配地位。3”在这一点上,中国和美国主流观点保存一致。
  除了前引第十八条的判断标准外,第十九条专门规定满足其一即可直接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三种情况,包括“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三分之二”和“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四分之三”。
  《知识产权许可的反托拉斯指南》第4.3条专门设计反垄断安全区制度。第4.3条规定“由于知识产权许可协议通常推动创新和促进竞争,执法机关认为设立反垄断“安全区”能提供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从而有助于鼓励创新和竞争。除极端特例外,执法机关在符合以下两种情况时将不予质疑相关的知识产权许可协议:(1)许可协议规定的限制并未明显限制竞争,并且(2)许可人和被许可人总共占受协议限制所影响市场的20%以下份额。4”
  《反垄断法》第十九条第二款也规定了可以直接推定不构成市场支配地位的豁免制度。该款规定“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情形,其中有的经营者市场份额不足十分之一的,不应当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第十九条第三款进一步规定“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有证据证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应当认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二)举证责任
  任何法律行为都需遵循实体和程序规范,反垄断行政或司法审查也不例外。认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需要同时满足行为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及有滥用该地位的行为两项要件。证明是否满足该两项要件的举证责任应由原告/举报人或是被告/被举报人承担,抑或审查机关依职权取证,往往成为决定案件实体结果的关键。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去年裁定发回联邦巡回法院重审的伊利诺伊工具公司诉独立油墨公司专利垄断案(Illinois Tool v Independent Ink)引起法学界高度关注。上诉人伊利诺伊公司在销售其拥有专利权的打印机头时搭售其不享有专利权的油墨。被上诉人独立油墨公司认为上诉人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非法搭售,在2002年将其诉至联邦地区法院。诉讼一路从地区法院、巡回法院打到最高法院。
  根据美国专利法第271条(d)款(5)项规定的反推解释,专利权人如果在被搭售专利或专利产品市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就不得对其搭售行为主张反垄断豁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1940年代的早期判例认为拥有专利权将被视为拥有市场支配地位,反垄断诉讼的原告无需对此举证。但最高法院这次上演一幕变脸,9名大法官一致同意撤销上诉法院认定被上诉人(一审原告)无需举证的判决并将其发回重审。
  有趣的是,如果该案发生在中国,行政机关或法院应该如何分配举证责任?根据《反垄断法》第三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反垄断执法机构举报涉嫌垄断行为。对书面举报并提供相关事实和证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进行必要的调查。该规定和我国民事诉讼程序所确立的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一致。所以,举报者5应当对被调查人占有市场支配地位承担举证责任。
  笔者认为,无论向法院起诉还是向行政机关投诉,只需要提交满足证明市场支配地位可能产生的初步证据即可。进一步的举证责任分配及证据搜集有两种演变可能。首先,被投诉人或被告有义务提交反驳证据证明自己没有市场支配地位。其次,由于反垄断主要危害的是竞争秩序,竞争秩序本质属于公共利益而非个人利益。因此受理机关接受初步证据后如认定被告或被投诉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可能性较大,而原告或投诉人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继续举证,相应执法机关或司法机关应当依职权取证。
  对证明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举证责任分配,既应当防止原告在缺乏初步证据的情况下滥用诉权、浪费执法和司法资源甚至假借反垄断之名行牵制对手之实,也要在满足既定条件的情况下适时要求被告或被投诉人承担举证责任或运用公权取证。
  
  二、实体法解读——框架解析
  《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包括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具体分析,《反垄断法》第十七条规定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中第一项涉及低买高卖;第二项直接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条所禁止的低价倾销竞合;第四项涉及限定交易相对人和指定交易人交易。以上三项被禁止的行为与知识产权滥用直接联系不大,属于一般不正当竞争行为。如AMD向多个国家反垄断机构和法院起诉英特尔以提供折扣和补贴等手段威逼利诱各大计算机硬件厂商放弃AMD芯片转而采用Intel产品的诉讼轰动一时。该案尽管涉及限定交易相对人和指定交易人交易,但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和美国联邦法院都该案作为一般性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不正当竞争,并不涉及知识产权滥用。美国一些州的地方政府曾以过高定价起诉微软公司,但针对的不是滥用知识产权行为,而是将微软软件视同一般产品要求原则性认定构成过高定价。
  笔者认为,《反垄断法》第十七条中第三项所涉及拒绝许可、第五项涉及的违法搭售、第六项涉及的价格歧视是对知识产权滥用进行反垄断规制的重要规定。所以下文就此详细进行论述。至于第十七条的兜底条款,即“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笔者认为该规定在授权执法机关在必要时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做扩张解释的同时,不当排除了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弹性解释的权力。因此,建议至少将最高人民法院列为有权解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主体。
  
  三、实体法解读——拒绝交易
  (一)专利权拒绝许可
  《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禁止拒绝交易行为与知识产权滥用深有渊源。我国《专利法》规定专门的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结合《专利法》第四十八至第五十六条规定,适格申请人(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以合理条件在合理时间内未获得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人许可,有权请求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颁发强制许可令。改进专利的权利人也有请求强制许可的权利。除此之外,《专利法》第四十八条至第五十条分别规定在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许可,或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时,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实施专利的强制许可。这些规定属于知识产权法对权利滥用的自我规制。
  前引美国专利法第271条(d)款规定专利权人有权拒绝许可。值得一提的是,即使美国政府和法院也从来不认为专利权人拒绝许可的权利是不可挑战的。FTC(联邦贸易委员会)曾在1995年裁决Boston科技公司许可第三人使用一项显像设备专利以避免形成垄断。FTC裁决是针对Cardiovascular成像系统公司指控Boston科技公司侵害其一项显像设备专利后,Boston科技公司提出并购Cardiovascular成像系统公司以解决专利纠纷。
  FTC在对Boston科技公司并购计划进行反垄断审查时认为,并购双方(专利侵权纠纷双方)均生产检测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超音波显像导管设备,完成并购后Boston公司将占有该设备相关市场的80%份额,因此并购具有消灭竞争效果。FTC最后裁定Boston收购后不得拒绝授权第三人使用系争显像设备专利。
  Boston科技公司对FTC裁决并未起诉,裁决自动生效。由于Boston科技公司事后拒绝对外许可系争专利,美国司法部于2000年向其提起反垄断诉讼6。联邦上诉法院支持了司法部诉讼请求,判令Boston科技公司对外授权该项专利。
  除了在个案中依据反垄断原则挑战专利绝对地位外,美国法院在判例中发展出对包括知识产权在内所有权利的拒绝许可普遍适用的核心设施理论“Doctrine of essential facility”则将限制专利权人拒绝许可提升到原则高度。该理论根本内容是防止拥有市场支配地位拒绝许可其它企业尤其是竞争对手使用权利人所拥有的核心设施“Essential facility”。核心设施则是指请求许可人在市场经营中必须使用,但只有被请求许可人才有能力或权利提供的设施,包括道路、机械设备等有形财产和专利权等无形财产。
  1998年,美国阿拉巴马州北区联邦法院在交互图形公司诉英特尔公司案7中,Nelson法官认定英特尔芯片对原告构成核心设施。由于英特尔拒绝向原告披露包括已上市和未上市芯片的数据并要挟交互图形公司免费许可相关专利,被判断违法反垄断法。经过在联邦上诉法庭又一轮鑫战,交互图形公司最终以英特尔公司支付1.5亿美元为条件与对手庭外和解。
  (二)著作权拒绝许可
  迄今最著名的滥用著作权拒绝许可案莫过欧盟法院判决的Magill(迈吉尔)案。这起略带传奇色彩的马拉松式诉讼双方分别是爱尔兰Magill公司和BBC、RTE和ITV等三家电视台。Magill公司发行电视期刊预告上述三家电视台在爱尔兰播放的电视节目,三家电视台向爱尔兰法院起诉Magill公司侵犯节目预告著作权。
  被告在本土法院连续输掉两审后继续向欧盟委员会申诉,赢得对电视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及要求电视台以合理条件许可使用电视节目预告的裁定。不服裁定的三家电视台接过诉讼接力棒,一路上诉至欧盟初审法院和欧盟法院。这场历经十年的浩大诉讼终于在1996年由欧盟法院终审,认定电视台占有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欧盟法院维持了初审法院的判决,判令三家电视台必须以合理价格许可Magill公司使用电视节目预告信息。
  (三)其它
  如前所述,笔者认为商标权许可不受反垄断法特别规制。理论上一般不支持拒绝许可使用商标有影响公共利益的可能,且笔者迄今未发现国内外有认定商标权许可涉嫌垄断的案例。对于拒绝许可商业秘密是否违反《反垄断法》的问题,不仅在我国规定商业秘密保护主体规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没有明确依据,且国外也未有相关规定。由于对商业秘密适用强制许可极易造成泄密从而导致商业秘密完全丧失保护。笔者认为从商业秘密的属性来看不适宜强制许可。
  
  四、实体法解读——固定价格
  固定价格指权利人通过合同,限定产品销售或转销售价格。美国和欧盟反垄断法体系中都有对知识产权权利人固定价格的行为的专门规范。我国《反垄断法》没有直接规范固定价格的法条,但对该行为的审查和裁判权可以从《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五项禁止权利人在交易时附加不合理的交易条件的规定中衍生。
  按一般法理,权利人在许可合同中限制被许可人销售产品价格只要符合合同法对价原则应该是合法的。《知识产权许可的反托拉斯指南》第5.2规定“在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且所有权发生转移后,权利人无权维持转售价格。知识产权许可人固定其享有知识产权的产品转售价格属于本身违法(per se illegal)。反垄断执法机构将根据本指南3.4的原则禁止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转售价格固定。8”
  由此可见,美国反垄断机关只规定权利人无权在产品“已经”进入流通领域后维持价格固定,却没有限制权利人固定产品首次销售价格。正如王晓晔教授总结,“在限制专利产品首次销售价格的问题上,指南似乎受最高法院1926年通用电气公司一案判决的影响,没有明确予以说明。9”从前引美国专利法271条也可推定,至少就专利许可而言,权利人有权限定首次销售价格。
  欧盟对固定价格采取更严格的立场。欧盟委员会《(EC)772/2004号条例》第4条将固定价格列为类似本身违反条款的核心限制条款(Hardcore restrictions),规定在许可方与被许可方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的情况下,限制一方对第三方销售定价的限制条款不能得到豁免10。笔者认为,和美国默认固定首次销售定价的宽松态度相比,欧盟对促进竞争更加关心,因而强制禁止竞争者之间的固定价格。
  《反垄断法》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垄断协议11,但没有将固定价格明确列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笔者认为,依据法无明禁即可行的法理,许可人有权在合理情况下限制被许可人的销售价格。而根据合同效力不得对抗第三人的原则,知识产权许可合同如对第三人限定再销售价格自然无效。
  
  五、实体法解读——搭售
  (一)搭售的中性定位
  《反垄断法》第十七条规定,“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笔者认为第十七条所禁止的非法搭售(也称捆绑销售,包括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的销售)是与知识产权相关最复杂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也是知识产权反垄断的核心。
  通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非法搭售,会产生在被搭售商品树立准入壁垒、掠取垄断利润、推销滞销品及规避政府价格规制等多重危害结果12。客观的说,现代商业几乎不存在无搭售的销售。卖手机会搭售电池13;卖电动剃须刀会搭售刀片;几乎所有商品销售都会搭售包装;酒吧和咖啡厅提供酒水搭售的则是服务。微软在为WINDOWS软件搭售网页浏览器软件抗辩时也举例汽车销售商都会搭售雨刷和轮胎,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中国不仅存在企业主体的搭售行为,政府也可能基于推行某项政策而强制搭售。显然不能笼统的说搭售违法。2006年信息产业部、国家版权局、商务部、财政部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计算机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有关问题的通知》,明命在我国境内生产的计算机,出厂时应当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进口计算机在国内销售,销售前应当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
  搭售已经为公众所接受且成为一般情况下对消费者有益的商业惯例。既然搭售是中性词,其并不当然包含法律的否定。因此,应从搭售行为是否有损害竞争的意图或损害竞争结果来考察。换言之,应当以合理原则而不是本身违法审查搭售是否涉嫌垄断。这也是《反垄断法》规定“没有正当理由”是违法搭售认定要件的原因。例如销售手提电脑搭售鼠标还属合理,但硬要搭配电脑桌或手机则显然不合理。 #p#分页标题#e#
  笔者同意《知识产权许可的反托拉斯指南》对搭售的阐述和定义“虽然搭售可能引起不利竞争的效果,搭售也可能显著有益于提升效率及促进竞争。反垄断执法机构在相关执法时必须充分考虑搭售产生的反竞争效果及搭售引起的其它效果。执法机构应在满足下列条件的情况下禁止搭售(1)销售者在搭售产品市场拥有支配地位,(2)搭售在被搭售产品市场具有不利竞争效果(3)搭售引起的不利竞争的效果超过了有利效果。执法机构不应根据专利权、版权、商业秘密本身推断权利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14”
  (二)利用技术接口的搭售
  《反垄断法》第十七条规定对搭售的规定过于粗放,甚至连什么是搭售也没有明确定义,有待相当细化规定配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知识产权人利用控制技术接口对附属产品进行隐性搭售的情况正在逐步成为焦点。
  先廉价推销搭售产品再高价销售相关耗材(被搭售产品)已经成为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式。具有市场垄断地位的搭售产品生产商如果通过合同限制消费者从第三方购买耗材,很可能构成垄断。但生产商利用技术手段控制搭售产品的耗材来源、排斥非许可耗材,等于用技术无形中封死接口。这种隐性搭售行为隐蔽性更高、垄断效果更明显,应当受到《反垄断法》明确规制。
  据对四川德先科技诉上海索广电子公司以及索尼株式会社等滥用专利权一案的报导,被告在数码摄像机和数码相机等产品附加了针对电池的识别系统,只有被告生产的电池附加能为相关数码产品所识别的密码。电池识别系统运用的结果不仅迫使消费者只能把索尼数码产品和索尼电池永远捆绑使用,也严重限制了其它生产商进入到被搭售的电池产品市场。笔者认为,如果报导内容属实,在没有其它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被告的行为属于典型的利用技术优势进行非法搭售。
  (三)捆绑许可的搭售
  不仅产品间可以构成搭售,多项知识产权的一揽子许可也可以构成搭售。余波未尽的3C、6C专利池纠纷是专利搭售的典型案例。该案相关报导和分析可以见诸多网络和平面媒体,本文仅就其涉及的一揽子专利许可引用《知识产权许可的反托拉斯指南》的相关规定。美国相关执法机构对知识产权一揽子许可的态度从中大约可见端倪。
  指南第5.3条规定“捆绑许可(一揽子许可)-对多个知识产权在一个或一组相关许可合同中的许可-在一项许可须以接受另一项独立许可为条件的情况下可能构成搭售。捆绑许可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有提升效率的效果。例如,当使用单个知识产权确实需要多个许可时,捆绑许可能促进效率的提高。执法机构应该以衡量其它搭售合同同等标准衡量捆绑许可对竞争产生的影响15。”
  六、实体法解读-其它不合理交易条件
  除前引固定价格和搭售外,《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禁止附加的不合理交易条件可以在实践中做出多种解释。本文着重阐述知识产权许可中较有争议的回授条款、不质疑条款和价格歧视。
  (一)回授条款
  回授条款指技术许可合同中被许可人允许许可人使用被许可人在被许可技术基础上改进的技术。《反垄断法》没有明确规定回授条款,但该法出台前已有对回授条款的相应法律和司法解释。参照在先规定,可以得出回授条款属于《反垄断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不合理交易条件。
  无效的民事行为,是指从行为开始起就绝对、当然没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合同法》除第五十二条原则性规定五种无效民事行为外,在第三百二十九条专门规定非法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或者侵害他人技术成果的技术合同无效(技术合同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限制当事人一方在合同标的技术基础上进行新的研究开发或者限制其使用所改进的技术,或者双方交换改进技术的条件不对等,包括要求一方将其自行改进的技术无偿提供给对方、非互惠性转让给对方、无偿独占或者共享该改进技术的知识产权,属于合同法第三百二十九条所称的非法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
  《对外贸易法》第三十条则同时将知识产权权利人有阻止被许可人对许可合同中的知识产权的有效性提出质疑、进行强制性一揽子许可、在许可合同中规定排他性返授条件等三种行为并列为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的对象16。
  《知识产权许可的反托拉斯指南》专门规定了回授条款。指南5.6规定“回授指被授权人同意授权人使用被授权人在被授权技术基础上改进的新技术。回授协议能产生利于竞争的效果,尤其在回授是非独占性的情况下。回授协议为授权人和被授权人提供分担风险和收益,鼓励授权人在被授权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以及双方提高创新和在创新基础上继续许可。然而,当回授协议实质性降低被许可人研发积极性从而削弱创新市场竞争时,回授协议将引起不利竞争的效果。
  非独占回授使被许可人能够实施技术并将其许可他人。非独占回授条款对确保被许可人能使用自己研发的技术从而参与有效竞争是很重要的。与独占回授相比,非独占回授允许被授权人向他人许可使用改进技术,一般不会具有不利竞争的效果。
  执法机构应以合理原则审查审查条款,(回授条款并非本身违法。)执法机构应当从许可协议基本结构和相关市场情况角度审查回授条款。许可人在相关技术及研发市场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力是执法机构审查回授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执法机构决定一项回授条款可能显著降低被许可人对投入提高被许可技术的动力,执法机构将审查在何种程度上回授条款抵销了推动竞争的因素,例如(1)推动被许可人对许可技术改进的扩散(2)增加许可人对扩散许可技术的动力(3)或增加在相关技术或创新市场的竞争和产出。以上审查因素可参照4.2。另外,执法机构将首先审查回授条款在何种程度上增加许可人在相关市场的创新动力。17”
  欧盟委员会《(EC)772/2004号条例》第5条把独占回授列入排除性条款(Excludedrestrictions)。排除性条款违法的可能性比不属本身违法,但不能依据该条例自动得到豁免。条例规定,只要改进技术与许可技术可分离,对被许可方直接或间接施加包括独占转让和独占转让在内的独占回授义务均不能得到豁免18。
  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直接把独占回授归类于双方交换改进技术的条件不对等,无例外地抹煞所有独占回授的法律效力。《对外贸易法》则含糊而原则性的把知识产权许可中的不质疑条款、一揽子许可、排他性返授列为主管部门采取措施的行为。相比之下,《指南》不仅对回授条款本质和效果进行的深入分析值得借鉴,其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态度也比我国看似大刀阔斧实质不问青红皂白的一刀切的立法模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可操作性。至少把回授条款分为独占回授与非独占回授并加以的区别审查的做法显得更合理。欧盟《条例》也只是规定回授条款不得自动豁免,没有规定独占回授必然违法。
  或许《反垄断法》立法者正看到了我国在先立法的不足才没有把相关规定直接纳入法条。但新法对回授条款未置可否的态度也使旧法的效力未受挑战,从而使其有被继续沿用的可能性。
  (二)不质疑条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禁止技术接受方对合同标的技术知识产权的有效性提出异议或者对提出异议附加条件的,属于合同法第三百二十九条所称的非法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据此规定,禁止被许可人质疑知识产权的条款属于无效。
  《知识产权许可的反托拉斯指南》没有直接提及知识产权许可的不质疑条款。欧盟委员会在《(EC)772/2004号条例》第5.1.(c)规定,“豁免不得适用于含有直接或间接禁止被许可人对知识产权提出质疑的许可协议。但许可协议可以规定,被许可人对知识产权提出质疑时许可人有权解除合同19。”
  专利和商标等知识产权是否在实体上合法有效,不仅涉及授权合同双方当事人利益也会对公共利益产生影响。从一般民事行为的公平原则衡量,授权人禁止被授权人对合同标的提出质疑有可能对公共利益产生负面影响并违背《专利法》、《商标法》等对任何人均有权对知识产权有效性依法提出异议的规定。
  但笔者认为,把所有不质疑条款统统认定为无效有过于严格之嫌。这种一刀切模式导致大量条款面临无效,与合同法促进市场交易、最大化维持合同效力的立法宗旨不和。建议在未来对《反垄断法》的司法解释中借鉴欧盟做法,变现行规定不质疑条款的绝对无效为相对无效或可撤消。
  (三)知识产权与价格歧视
  《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笔者认为反垄断法原则上并不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区别定价视为价格歧视。基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权利人在合理范围内实施区别定价当为法律所允许。未来《反垄断法》第十七条应被解释为区别对待知识产权。
  美国《罗宾逊.帕特曼法》将知识产权定价置于价格歧视监管范围之外。欧盟委员会《(EC)772/2004号条例》没有将价格歧视列为规制对象。加拿大《价格歧视执法指南》规定(价格)歧视的构成。只有将竞争者置于不利地位,且在就同质、同量产品进行同时交易或同时谈判的交易才构成歧视20。该指南同时在第2.5.8.1规定,销售者的商品可能包括仅仅在外观上有所差距,(比如商品颜色不同,或具有一些非实质差距)这些商品(也)可能在功能上有区别,比如在很多种类的消费电子商品。最后他们经常因标牌或商标而获得区别性21。可见,加拿大的立场是至少明确将商标权的行使排除出价格歧视监管对象。

【注释】:
作者介绍:林华 美国德汇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 
                    杨海东 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律师。
1 值得关注的是该条最后一项兜底条款“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诚然为应对出现立法者预料不及的新型垄断行为,授予扩张解释权是有必要的。但只规定执法机关有权认定列举之外的垄断行为,是否意味着司法机关无权认定?笔者猜测该条行文方式可能援用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的《知识产权许可的反垄断法指南》。但《指南》并不是法律,既然对法院只有参照意义当然不必将其列举。《反垄断法》是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对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一并具有约束力的法律。《反垄断法》没有授权法院自行认定垄断行为可能是立法失误。
2 《反垄断法》第十二条第二款。
3 原文为“2.0These Guidelines embody three general principles: the Agencies do not presume that intellectual property creates market power in the antitrust context”
4 原文为“4.3,Antitrust "safety zone", Because licensing arrangements often promote innovation and enhance competition, the Agencies believe that an antitrust "safety zone" is useful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degree of certainty and thus to encourage such activity.(30) Absent extraordinary circumstances, the Agencies will not challenge a restraint in 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censing arrangement if (1) the restraint is not facially anticompetitive(31) and (2) the licensor and its licensees collectively account for no more than twenty percent of each relevant marke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restraint.“
5 这条规定应当一并适用于民事诉讼的原告或政府主动执法时的启动调查程序的机关。
6 United States v. Boston Scientific Corp
7 Intergraph Corporation vs. Intel Corporation
8 原文为5.2Resale price maintenance “Resale price maintenance is illegal when "commodities have passed into the channels of trade and are owned by dealers." Dr. Miles Medical Co. v. John D. Park & Sons Co., 220 U.S. 373, 408 (1911). It has been held per se illegal for a licensor of 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in a product to fix a licensee's resale price of that product. United States v. Univis Lens Co., 316 U.S. 241 (1942); Ethyl Gasoline Corp. v. United States, 309 U.S. 436 (1940).(34) Consistent with the principles set forth in section 3.4, the Agencies will enforce the per se rule against resale price maintenance i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ntext.”
9 王晓晔:《滥用知识产权限制竞争的法律问题》http://www.intereconomiclaw.com/article/default.asp?id=5430
10 1. Where the undertakings party to the agreement are competing undertakings, the exemption provided for in Article 2 shall not apply to agreements which,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 isolation or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factors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parties, have as their object: (a) the restriction of a party's ability to determine its prices when selling products to third parties
11 见《反垄断法》第十三条。
12 参见王健:《搭售法律问题研究——兼评美国微软公司的搭售行为》,《法学评论》2003年第1期。
13 虽然很多附属商品似乎是赠送给消费者,但成本早已打入售价,实质属于搭售。
14 原文为5.3 Tying arrangements Although tying arrangements may result in anticompetitive effects, such arrangements can also result in significant efficiencies and procompetitive benefits. In the exercise of their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the Agencies will consider both the anticompetitive effects and the efficiencies attributable to a tie-in. The Agencies would be likely to challenge a tying arrangement if: (1) the seller has market power in the tying product,(36) (2) the arrangement has an adverse effect on competition in the relevant market for the tied product, and (3) efficiency justifications for the arrangement do not outweigh the anticompetitive effects.(37) The Agencies will not presume that a patent, copyright, or trade secret necessarily confers market power upon its owner.
15 原文为 5.3 Package licensing--the licensing of multiple item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a single license or in a group of related licenses--may be a form of tying arrangement if the licensing of one product is conditioned upon the acceptance of a license of another, separate product. Package licensing can be efficiency enhancing under some circumstances. When multiple licenses are needed to use any single ite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for example, a package license may promote such efficiencies. If a package license constitutes a tying arrangement, the Agencies will evaluate its competitive effects under the same principles they apply to other tying arrangements.
16 《对外贸易法》第三十条规定“知识产权权利人有阻止被许可人对许可合同中的知识产权的有效性提出质疑、进行强制性一揽子许可、在许可合同中规定排他性返授条件等行为之一,并危害对外贸易公平竞争秩序的,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危害。”
17 原文为5.6 Grantbacks A grantback is an arrangement under which a licensee agrees to extend to the licensor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 right to use the licensee's improvements to the licensed technology. Grantbacks can have procompetitive effects, especially if they are nonexclusive. Such arrangements provide a means for the licensee and the licensor to share risks and reward the licensor for making possible further innovation based on or informed by the licensed technology, and both promote innovation in the first place and promote the subsequent licensing of the results of the innovation. Grantbacks may adversely affect competition, however, if they substantially reduce the licensee's incentives to engage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thereby limit rivalry in innovation markets.
A non-exclusive grantback allows the licensee to practice its technology and license it to others. Such a grantback provision may be necessary to ensure that the licensor is not prevented from effectively competing because it is denied access to improvements developed with the aid of its own technology. Compared with an exclusive grantback, a non-exclusive grantback, which leaves the licensee free to license improvements technology to others, is less likely to have anticompetitive effects.
The Agencies will evaluate a grantback provision under the rule of reason, see generally Transparent-Wrap Machine Corp. v. Stokes & Smith Co., 329 U.S. 637, 645-48 (1947) (grantback provision in technology license is not per se unlawful), considering its likely effects in light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licensing arrangement and conditions in the relevant market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Agencies' analysis of a grantback will be whether the licensor has market power in a relevant technology or innovation market. If the Agencies determine that a particular grantback provision is likely to reduce significantly licensees' incentives to invest in improving the licensed technology, the Agencies will consider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grantback provision has offsetting procompetitive effects, such as (1) promoting dissemination of licensees' improvements to the licensed technology, (2) increasing the licensors' incentives to disseminate the licensed technology, or (3) otherwise increasing competition and output in a relevant technology or innovation market. See section 4.2. In addition, the Agencies will consider the extent to which grantback provisions in the relevant markets generally increase licensors' incentives to innovate in the first place.
18 原文见 Commission Regulation (EC) No 772/2004 of 27 Article 5 1. (a)(b) (The exemption provided for in Article 2 shall not apply to any of the following obligations contained in technology transfer agreements: (a) any direct or indirect obligation on the licensee to grant an exclusive licence to the licensor or to a third party designated by the licensor in respect of its own severable improvements to or its own new applications of the licensed technology;(b) any direct or indirect obligation on the licensee to assign, in whole or in part, to the licensor or to a third party designated by the licensor, rights to its own severable improvements to or its own new applications of the licensed technology.
19 原文见 Commission Regulation (EC) No 772/2004 of 27 Article 5 1. (c) (The exemption provided for in Article 2 shall not apply to any of the following obligations contained in technology transfer agreements): any direct or indirect obligation on the licensee not to challenge the validit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which the licensor holds in the common market, without prejudice to the possibility of providing for termination of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agreement in the event that the licensee challenges the validity of one or more of the licens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分页标题#e#
20 原文见 <Price Discrimination Enforcement Guidelines > 2.5 Sale Must Discriminate. ……Only sales that place a firm at a disadvantage vis-à-vis one or more of its competitors are considered discriminatory, and then only if they involve articles of like quality and quantity, in transactions taking place or being negotiated within the same time frame. http://www.competitionbureau.gc.ca/internet/index.cfm?itemID=1810&lg=e 2007年10月5日访问
21 原文为2.5.8.1 The seller's offerings may include articles which differ only in physical appearance (e.g. they may be offered in a variety of colours, or exhibit other cosmetic-only differences). They may differ somewhat functionally, as is often the case with a wide assortment of consumer electronics products. Finally, they may be somewhat differentiated by virtue of labelling or trademarks. http://www.competitionbureau.gc.ca/internet/index.cfm?itemID=1810&lg=e 2007年10月5日访问。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