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8月,首批分配在上杭县瓷厂工作。工厂设于深山中的泮境院康,方便就地采土、取柴,不通公路,蔬菜和产品靠肩挑进出。安排到原料加工班,在水碓寮中、山间小路上,挥锹挑担拉车,全凭汗马实力。梁兰芬班长勇挑重担,众工友共苦同甘。1972年传来大学复办风声,开始工余自学。虽连续两次推荐上大学未成,中学课程已大体补上。1977年1月对调到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局第四工程处工作,成为厦门新港的开拓者,工地在殿前。当风钻工,大多是上夜班,手握风钻,在悬崖峭壁轰鸣作业,甚是豪迈。后又调到汕头一海岛建油库,改当钢筋工,成天与钢筋较劲。工程任务艰险,难忘奋勇当先抢干重活、险活的小队长谢电火等工友,也忘不了半夜渔归唤醒我喝酒的工友!
岁月蹉跎,1978年2月上大学时已过25岁了。一直自认为是农工知识分子。在知识分子群中,常想起上杭的日子,常想起田野、工地上可亲可敬的农友工友。青春年华在“社会大学”的求索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做人的品格和意志,也使我时时记起对社会和民众的一份应尽的责任。
[学习简历]
1978.2-1982.1 厦门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本科生,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2.2-1984.12 厦门大学法律系国际法专业硕士研究生,获法学硕士学位。
1987.11-1988.12 美国威拉姆特大学法学院研修生,获专业课程证书。
1987.2-1990.4 厦门大学法律系国际经济法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获法学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1969.6-1970.8 上杭县溪口公社大丰大队知识青年
1970.8-1976.12 上杭县瓷厂工人
1977.1-1978.2 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局第四工程处工人
1984.12- 厦门大学法律系任教,历任讲师(1986-1988)、副教授(1988-1991)、教授(1991-)、博士生导师(1994-)
1991.12-1999.4 厦门大学法律系副主任
1993.3-6 在香港大学法学院研修,并参加香港学术评审局主持的香港城市理工学院“语言及法律文学硕士学位”课程的评审工作。1993年6月被聘为香港学术评审局学科专家。
1995.9-1996.2 在瑞士比较法研究所研修、讲学。
1996.2-8 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法律系和英国国际法与比较法研究所研修、讲学。
1998.7-1999.9 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剑桥大学法学院和比利时欧洲联盟总部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修、讲学。
1998.7-2002.12 厦门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职)
2000.2-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所长
2002.12- 厦门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职)
2004.5 应邀赴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讲授研究生课程。
主要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总论”、“国际投资法”、“香港法概论”、“WTO法专题”;
硕士生学位课程:“国际经济法理论”、“香港经贸法专题”、“国际经贸条约专题”、“国际投资法专题”;
博士生学位课程:“国际经济法理论”、“国际法专题研究”
主要学术观点
国际经济秩序的新旧更替和国际经济法的破旧立新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中产生和发展的,是由发展中国家率先发动,发达国家消极应付的。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如同逆水行舟,每一个进步,都需要艰辛的斗争和努力,稍有懈怠,已取得的成果可能得而复失或名存实亡。对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法新规范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发展中国家应有战略的眼光和充分的准备。
中国属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国际经济法的研究服务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决定了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界在吸收西方国家有关研究成果的同时,应有符合本国国情和目标的研究方法。从中国国际经济法学发展的经验看,今后应继续坚持和发展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立足本国实际的方法;历史和现实结合的方法;综合研究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法律与经济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理念和特点
国际经济法学是世界性的,中国国际经济法学是世界性国际经济法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和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世界性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和繁荣,世界性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和繁荣也不能缺少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参与和奉献。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者应继续借鉴和吸收外国的相关研究成果,积极主动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在国际学术论坛上,对国际经济法学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中国学者的见解,表明中国的立场,为世界性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应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出发,具有破旧立新的历史责任感、决心和勇气,既不能对西方法律观念亦步亦趋,更不能对少数发达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践踏民主的霸权行径熟视无睹、束手无策,而应当摆脱阻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西方法律观念的羁绊,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创建和发展新的法律概念、观念和理论。
承担项目
1、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重点项目“WTO与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改革”(项目合同号:02SFB1015)(2002-2004),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承担人之一。
2、教育部博士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入世’后的中国外资法体系和内容研究”(项目批准号:01JB820002)(2002-2004),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承担人之一。
3、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WTO与中国外资法的发展” (项目批准号:2001B027)(2001-2003),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承担人之一。
4、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2002年研究课题“WTO经典案例编译”(2002-2003),(批准时间:2002年5月20日),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承担人之一。
5、厦门大学 WTO研究中心项目“WTO体制与中国经贸法制的发展”(2002-2003),(批准号:WTOZZ005),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承担人之一。
6、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项目“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2001-2002),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承担人之一。
7、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中欧相互直接投资的新法律框架与实务问题研究”,(1997- 2000),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承担人。
8、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三次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涉外经济法律的比较研究”(1992-1997),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承担人之一。
9、国家教委“八五”博士点基金项目“外资企业法律的理论与实务研究”(1993-1996),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承担人。
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际合营企业法律问题的比较研究”(1990-1992),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承担人。
主要著作 [著作]
1.《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310节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ISBN7-208-05514-9,全书78.1万字,本人任主编并审订文稿、校对部分译文及统稿。
2.《国际投资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ISBN7-301-03998-0/D.404,全书60万字,本人任主编并撰写绪论、第一、二、三、八、九、十章,约20万字。
3.《香港经贸法》,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三次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成果之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ISBN7-5620-1391-8 D.1351,全书21万字,独立完成。
4.《国际投资法概论》,厦门大学“南强丛书”之一,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出版,ISBN 7-5615-1022-5/D.73,全书22.1万字,独立完成。
5.《海峡两岸交往中的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法学会“八五”重点选题研究成果,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ISBN 7-301-03345-1/D.343,陈安主编,本人完成第七章,约1万字。
6.《中港公司法律实务》,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三次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成果之一,商务印书馆(香港)1994年8月出版,ISBN 962-07-6176-6,本人为第一作者,完成引言和第一、二、三、七章,约10万字。
7.《欧洲单一市场法律制度》,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成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1月出版,ISBN 7-5000-5297-9/D.11,米健主编,本人完成第四章,约5万字。
8.《中外合资企业法律的理论与实务》,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ISBN 7-5615-0373-3/D.15,全书24万字,独立完成。
9.《国际投资法》,鹭江出版社1987年11月出版,1988年12月再版,ISBN 7-80533-051-4/D.7陈安主编,全书29.3万字,本人为主要撰稿人。
[教材]
1.《国际经济法学专论》,研究生教学用书,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ISBN7-04-008299-3,陈安主编,全书117万字,本人完成第一章第七节;第二章第二、四、六节;第三章第一、二节,第三节第一、二目;第七章第一节第一、二目,第五、七、八节,20万字。
2.《国际经济法学》(第二版),高等学校法学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ISBN7-301-02702-8/D.263,陈安主编,本人完成第九、十章,7.2万字。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的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国际经济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陈安主编,本人完成第九章,约5万字。
4.“九五”规划高等学校法学教材《国际经济法导论》,由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法律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1999年再版,ISBN 7-5036-1995-3/D.1629,全书27.5万字,独立完成。
5.《国际经济法学》,高等学校法学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ISBN 7-301-02702-8/D.263,陈安主编,本人完成第九、十章,约5万字。
6.《国际经济法学》,高等学校法学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出版,ISBN 7-04-004714-4,余劲松主编,本人为副主编,完成第九章第三、四节和第十三章,约5万字。
7.《国际经济法总论》,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法律出版社1991年5月出版,ISBN 7-5036-0635-5/D.503,陈安主编,本人完成第六(二稿)、七、九章,约7万字。
主要论文
1.《香港单独缔约权的实践及其法律依据》,饶戈平编:《山高水长——王铁崖先生纪念文集》,ISBN 7-301-08401-3/D1049,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8-199页,11 000字,独立完成。
2.《CEPA:两岸四地经合模式之展望》,王贵国主编:《区域安排法律问题研究》,ISBN 7-301-08619-9/D1083,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7-116页,18 000字,独立完成。
3.《论内地与香港CEPA之性质》,《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ISSN 0438-0460 CN35-1019/C,2004年第6期,第29-37页,12 000字,独立完成。
4. Promoting a New Bilateral Legal Framework for China-EU Economic Relations,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ISSN 1540-1650, Vol.3, No.1, 2004, pp, 189-225, 独立完成。
5.《我国国际法学当前应当重点研究的若干问题》,《法学研究》,ISSN1002-896X,2004年第2期,1 000字,合著者之一。
6.《从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之间的WTO成员关系看‘一国四席’问题》,孙琬锺主编:《中国经贸法律的热点问题》(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文丛第1卷),ISBN 7-81087-494-2/D.397,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1-186页,13 000字,独立完成。
7.《关于内地、香港、澳门地区更紧密经贸关系的法律思考》,孙琬锺主编:《中国经贸法律的热点问题》(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文丛第1卷),ISBN 7-81087-494-2/D.397,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9-198页,8 000字,独立完成。
8.《论“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发展及其法理基础》,《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ISSN 0438-0460 CN35-1019/C,2003年第6期,第5-14页,12 000字,独立完成。
9. Hong Kong’s Autonomy: Concept, Develop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1, No.2, 2003,pp.313-325, 独立完成。
10.《两岸四地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法律思考》,《国际经济法论丛》第7卷,ISBN 7-5036-4265-3 / D.3983,2003年,第37-59页,16 000字,独立完成。
11.《新型自由贸易区:“更紧密经贸关系”的法律模式》,《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ISSN 1001-6597 CN45-1066/C,2003年第3期,第3-6页,8 000字,独立完成。
12.《略论WTO体制的“一国四席”》,《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ISSN 0438-0460 CN35-1019/C,2002年第5期,第5-14页,12 000字,独立完成。
13.《国际经济法涵义再探》,《国际经济法论丛》第5卷,2002年,8 000字,独立完成。
14.《WTO体制下中国与中国香港之间的成员关系初探》,香港法律教育信托基金编:《中国入世与中国法治—内地、香港法制比较》,ISBN7-208-0421-0/D.71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2-45页,12 000字,独立完成。
15.《TRIPS对我国技术市场的影响和对策》《开放潮》2002年第5期,4 000字,独立完成。
16.《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刍议——对外事务实践的视角》,《比较法研究》,ISSN1004-8561 CN11-3171/D,2002年第1期,第75-91页,25 000字,独立完成。
17.《略论国际经济法的合作发展原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ISSN1002-4034 CN11-3645/F,2002年第1期,第40-44页,7 000字,独立完成。
18.《中国政府“入世”的法制保障》,《开放潮》,ISSN1006-6098 CN35-1181/F,2002年第1期,第25-26页,4 000字,独立完成。
19.《加入WTO与中国法制建设》,《宣传半月刊》,ISSN1008-195X CN35-1024/D,2002年第3、4期,第6-7页,3 000字,独立完成。
20.《调整中欧经济关系的法律框架初探》,《欧洲》,ISSN1004-9789 CN11-3211/C,2001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第88-97页,14 000字,独立完成。
21.《我国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原则的法律实践》,《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ISSN 0438-0460 CN35-1019/C,2001年第4期,第75-82页,12 000字,独立完成。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D413《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第59-65页。
22.《中国仲裁机构的新发展与国际商事仲裁实务》,《厦门大学法律评论》,ISBN7-5615-1736-X,2001年第1期,12 000字,独立完成。
23. Legal Development of FDI Admission into China, China Mail, ISSN 0218-1517, Vol.13, No.1, 2000, pp.34-37,TWL Publishing (Singapore) Pte Ltd.,独立完成。
24.《欧共体明示与隐含缔约能力浅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ISSN0438-0460 CN35-1019/C,2000年第1期,第74-82页,10 000字,独立完成。
25.《试论香港特区高度自治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外事务实践》,《中国内地、香港法律制度研究与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ISBN7-301-04630-8/D.484,第570-586页,20 000字,独立完成。
26.《论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国际经济法论丛》,ISBN 7-5036-2692-5 / D.2399, 第2卷,1999年,第1-42页,30 000字,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独立完成。
27.《邓小平对“一国两制”理论及其法律化的贡献》,载陈传鸿、王豪杰主编:《邓小平理论学习与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ISBN7-5615-1478-6/B.55,第114-121页。
28.《仲裁解决中外投资争议的新发展》,《中国外资》,ISSN1004-8146 CN11-3073/F, 1999年第5期,第49-50页,3000字,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独立完成。
29.《仲裁解决中外投资争议:法制的发展与实践的考虑》,《东亚论文》,ISSN0219-1415 ISBN981-04-1810-8,第16期,1999年,第1-28页,15000字,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独立完成。
30.《中国外商投资法律的“市场经济型”发展及其意义》,《东亚论文》,ISSN0219-1415 ISBN981-04-1319-1,第12期,1999年,第1-26页,25000字,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独立完成。
31. Chinese Foreign Investment Laws: Recent Developments towards a Market Economy, East Asian Institute Contemporary China Series No. 29, World Scientific and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ISBN981-02-4224-7 (pbk), pp.1-39 (1999), 独立完成。
32. On the Legal Framework of China-EU Economic Relations: Historical Developments, Political Issues and Legal Considerations, EAI WORKING PAPERS,ISSN0219-1318 ISBN981-04-1896-5,No. 29,1999,pp.1-46,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独立完成。
33. Towards National Treatment Principle: Recent Developments of Chinese Foreign Investment Laws, China Mail, ISSN0218-1517, Vol.12, No.4, 1999, pp.48-50,TWL Publishing (Singapore) Pte Ltd.,独立完成。
34. The Major Developments of China-EU Economic Relations, China Mail, ISSN0218-1517, Vol.12, No.3, 1999, pp.21-23,TWL Publishing (Singapore) Pte Ltd.,独立完成。
35. Resolving China-foreign Investment Disputes by Arbitration, China Mail, ISSN0218-1517, Vol.12, No.3, 1999,pp.27-29,TWL Publishing (Singapore) Pte Ltd.,独立完成。
36.《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创立与发展》,《中国法学》,ISSN1003-1707 CN11-1030/D,1998年第5期,第28-33页,8 000字,中国法学会,第一作者。
37.《略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对外自治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ISSN0438-0460 CN35-1019/C,1998年第1期,第46-52、58页,10 000字,独立完成。
38.《过渡期香港双边条约实践初探》,《国际经济法论丛》,第1卷,1998年,ISBN7-5036-2371-9/D.1934,第486-510页, 20 000字,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独立完成。
39.《当代经济主权问题纵横谈》,《法制日报》1997年3月22日第8版(国外法坛),5000字,由本人撰写,因采用访谈形式,署名张军力、阚文新(记者)发表。《中国日报》(CHINA DAILY)1997年4月15日第4版摘译发表(Developing States’ Economic Rights Vital, by Zhang Xia)。
40.《关于国际经济法概念的分歧与共识》,《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ISSN0438-0460 CN35-1019/C,1997年法学专号,第2-6页,8 000字,独立完成。
41.《试析“港荷投资协定”的特征》,《比较法研究》,ISSN1004-8561 CN11-3171/D,第9卷第3期,1995年9月,第294-300页,10 000字,独立完成。
42.《香港与外国民航协定刍议》,《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ISSN0438-0460 CN35-1019/C,1994年第2期第82-87页,9 000字,独立完成。
43.《欧共体“单一银行执照制”初探》,《欧洲》,ISSN1004-9789 CN11-3211/C,1993年第4期,第17-20页,6 000字,独立完成。
44.《香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的若干法律特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ISSN0438-0460 CN35-1019/C,1992年法学专号,第114-119页,8 000字,独立完成。
45.《中外合营者之间争端的解决方式评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ISSN0438-0460 CN35-1019/C,1992年第1期,第59-65页,10 000字,独立完成。
46.《普通法系国家合营企业的法律概念与特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ISSN0438-0460 CN35-1019/C,1991年法学专号,第59-64页,9 000字,独立完成。
47.《跨国公司参与合营企业的股权策略浅析》,《南开经济研究》,ISSN1001-4691,1990年第5期,第74-77页,6 000字,独立完成。
48.《中外合资企业技术转让条款探讨》,《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ISSN0438-0460 CN35-1019/C,1990年第1期,第73-77页,7 000字,独立完成。
49.《合营公司的管理机构:中美日有关法制的比较》,《比较法研究》,北京新闻出版局内部准印证号:891051,1989年第3 -4期,第29-39页,15 000字,独立完成。
50.《事实上控制的预防——与跨国公司签订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考虑》,《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ISSN0438-0460 CN35-1019/C,1987年增刊,第46-53页,12 000字,独立完成。
51.《合资企业的事实控制问题》,《法学研究》,代号:2-528;国外代号:Bm164,1987年第2期,第86-90页,8 000字,独立完成。
52.《中外合营企业管理权分享探讨》,《法学评论》,湖北省报刊登记证第146号,1985年第5期,第62-65页,7 000字,独立完成。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97-)
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2000-)
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常务理事(2001-)
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专家
厦门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2003-)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会委员
Editor,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2002-)
《美国法通讯》(American Law Review)顾问委员会委员(2003-)
香港学术评审局学科专家和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海外评审人
福建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2001-)
厦门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7-2002)
厦门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2-)
厦门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8-2002)
厦门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2-)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1995-)
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1996-)
厦门群贤律师事务所律师、厦门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律师(1985-)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 361005
电 话:0592--218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