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主办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动态速递» 法制动态 >

发改委工作组将严查水泥行业的垄断行为

时间:2013-03-22 点击:
今年以来,有关行业反垄断再次成为业内人士热议的焦点,而在今年两会上,如何遏制行业垄断行为的议题也频繁被代表提出。

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派出30个工作组,赶赴各省市区严查水泥行业垄断。据悉,此次水泥行业垄断查实后,处罚的力度也较以往更加严厉。水泥行业巨头和大型水泥企业首当其冲,水泥价格联盟将成为调查的重点之一。有行业人士表示,这也是我国《反垄断法》颁布五年后,发改委等部门对水泥行业及市场的一次大规模的规范行为。

此前,来自国家工商总局的消息称,截止今年1月,国家工商总局已经授权10个省市工商局对18起垄断案件开展了立案查处工作。而根据统计,这些案件当中有近1/3集中在建材行业。而违法的主体除了一般性行业经营者外,甚至有部分案件里,行业协会等主管部门也参与到其中。

其中,2012年由辽宁省工商局查处的水泥行业垄断协议案,涉案企业多,影响面广,处罚金额高达1637万元,成为自《反垄断法》颁布以来,水泥行业垄断议案中的典型。

然而,到今年春节前夕,东北地区有曝出“锁窑”事件,引起水泥行业内外媒体的强烈关注和大规模的报道,同时再度引发了水泥行业对于垄断行为和价格协同的大讨论。

有知情人士称,此次发改委派出工作组严查水泥行业垄断,就是意图对行业内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来一次大范围的“检查”,从而规范已经因为产能过剩而引发各种矛盾的水泥市场,净化水泥行业发展的土壤。

具有意味的是,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在两会期间表示,国内水泥年产能不足20亿吨,根本达不到30亿吨。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该数据透露出新型干法水泥并不过剩的信号,同时也表达了海螺水泥渴望市场竞争的诉求,从侧面表达了对此前行业内盛行的协同保价的反对。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