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一键分享
QQ空间
新浪微博
百度云收藏
人人网
腾讯微博
百度相册
开心网
腾讯朋友
百度贴吧
豆瓣网
搜狐微博
百度新首页
QQ好友
和讯微博
更多...
百度分享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主办
高级搜索
首页
|
WTO法律制度研究
|
学界新闻
|
动态速递
|
国经学人
|
法学论文
|
法规案例
|
立法建议
|
法律书屋
|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
|
重要会议纪实
|
研究会之窗
|
热点关注
卡利尔诉碳烟幕弹公司案 CARLILL v. CARBOLIC SMOKE BALL CO.
论香港电影、电视剧中的律师形象及律师伦理:胡惠生先生的主题演讲
论我国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法律依据
双边投资条约中的几个问题
国际经济法基本问题论纲
关于在中国法律教育中进行案例教学的思考
相关文章
国际贸易争议与仲裁(经济管理类课程教材·国际贸易系列)
如愿意投稿或有什么建议或问题,请致函
网站编辑部
版权所有@2005 国际经济法网
京ICP备05071080号
当前位置 :
首页
»
动态速递
» 法制动态 >
美国对中国电子企业发起“337调查”
时间:
2013-01-28
点击: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25日投票决定,发起4起“337调查”,其中两起涉及包括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在内的5家电子企业,涉案产品分别为移动手持设备和相关触摸式键盘软件,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保护壳。美国相关申诉企业声称,中国和美国一些企业对美出口、在美销售的上述产品侵犯其专利权,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排除令和禁止令。作为一种贸易救济手段,“337调查”是一种具有单边制裁性质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一旦侵权指控成立,涉案产品将完全被拒之门外
。
分享到:
0
0
顶一下
上一篇:
下一篇:
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