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主办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学界新闻 >

“抉择与推进:十字路口的法治中国”研讨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隆重举行

时间:2013-11-26 点击: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冬月北京,风物宜人,交锋思想,正当其时。20131116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主办、法学理论学系承办的“抉择与推进:十字路口的法治中国”研讨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行政楼隆重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49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议题新颖,气氛热烈,可谓学界盛事。

  

(合影)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院长助理李俊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并介绍到场嘉宾和专家学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林桂军致开幕词。林校长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贸大法学院正在朝着建设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方向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法学理论专业扮演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贸大要致力于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法律人才。在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的背景下,谈论中国法治站在十字路口是很有深意的。三中全会重点论述经济体制改革,这与贸大提交中央的改革方案是一致的,但是经济建设也需要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保障,比如上海自贸区的建设等等;另一方面,中国法制不健全、不尊法律的问题也很突出,中国法律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如何掌握主动权,进而在世界上取得优势地位是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借着此次会议的机会,各位专家学者能够齐聚贸大,研讨法学理论,这是贸大的光荣。希望本次会议能为中国的法制建设真正做出贡献。

 

(副校长林桂军)(学科办主任仇鸿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科办主任仇鸿伟教授在欢迎辞中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法学提出了新要求、布置了新任务,法学理论专业应当而且能够担当起这份责任,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与经贸大学一起,共同把法学理论专业建设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鲍禄教授致欢迎辞。他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有关法治中国的部分与今天会议的主旨恰好契合,这是一件非常巧妙而且有意义的事情。今天开会,是因为中国真的面临十字路口,除了经济改革之外,法律和社会的全面改革已然提上日程,法学特别是理论法学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理论法学弱则部门法发展必然受限,理论法学强整个法学才能真的强。希望能借着这次会议,借着贸大这个特色平台,与广大同仁一起探讨,为中国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希望大家振奋精神、激荡思想、热烈研讨,把这个会开成一个成功的会议,并请大家常来贸大,共同助力贸大法学院的发展。

 

(鲍禄副院长,张恒山教授,李俊教授)

中央党校政法部主任张恒山教授发表演讲。他指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的情况下,贸大首先提出开法治研讨会,足以证明贸大理论法学的问题意识和政治、学术敏感度。今天中国正在经历时代变革,法学在这个过程中肩负特殊使命,而法学理论更要为制度变革提供理性的支撑。中国法理学在过去三十年取得长足进展,但是仍有诸多方面存在严重滞后,突出表现在法律性质的判定和基本概念的建构上。面对现实,单纯的愤青式的批判是没有用的,时代为中国法理学提出了新要求,要求理性的思考,审慎的研究,正视自己与西方法理学的差距,真正担当起自身的时代使命。贸大的这次会议是个很好的平台,希望能坚持办下去,这不仅是学者交流联系的平台,也会有力的推动贸大法理学的发展。

随后,研讨会正式进行。本次研讨会分为四个单元,围绕“法治的顶层设计”、“法治的学理分析”、“法治的具体构想”、和“法治与法律人之治”四个主题进行,议题设计上兼顾宏观与微观,统揽学理与实践,首尾相呼,一贯到底。

 

(第一组发言学者)

第一单元“法治的顶层设计”由中国政法大学法理学研究所所长舒国滢教授主持。在这个单元中,清华大学法学院高其才教授作了题为“中国法制建设的困难”的报告;华东政法大学陈金钊教授做了题为“如何运用法治方式凝聚改革共识?”的演讲;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朱力宇教授做了题为“把权利带回自己的‘国’和‘家’”的报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鲁楠则阐述了“全球化视野下的法治运动”的相关问题;国家行政学院副研究员李勇则指出要“以民主法治应对两种极端思潮”。中国政法大学舒国滢教授对上述发言进行了点评和补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冯玉军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张俊杰教授分别进行了评议。

 

(第二组发言学者)

第二单元“法治的学理分析”由清华大学法学院高其才教授主持。在这个单元中,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蒋立山教授作了题为“秩序突变的法社会学分析”的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支振锋重点阐述了“法治转型的国家能力悖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雷磊作了“法律程序为什么重要?——反思现代社会中程序与法治的关系”的主题演讲;清华大学政治系讲师于晓红博士作了题为“策略性服从:中国法院如何推动行政诉讼”的报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副教授王莉君作了题为“法律规范的冲突与解决方式”的主题报告。上述各位的报告由清华大学法学院高其才教授作了小结,并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法政学院杨富斌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张龑副教授分别进行了评议。

 

(第三组发言学者)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法治的具体构想”,由华东政法大学陈金钊教授主持。在该单元中,围绕法治的微观建构,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杨力教授作了题为“以‘上海自贸区’建设倒逼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报告;东南大学法学院张洪涛教授作了“民主与宪政的社会结构嵌入性”的主题发言;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马剑银作了题为“宪法认知与法治基础”的报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旭重点阐述了“中国立宪主义的几个基本命题”;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毅作了题为“分权治理与现代国家”的报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讲师泮伟江作了题为“双重偶联性问题与法律系统的生成”的报告。神华科学技术研究院战略研究员毕竞悦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汪雄作了针对性的评议,并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相关各位老师针对问题也作出了回应。

 

(第四组发言学者)

第四单元的主题是“法治与法律人之治”,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蒋立山教授主持。本单元以法律人和法律裁判为切入点,北京大学法学院张骐教授作了“论类似案件应当类似审判”的报告;外交学院法律系副教授李红勃作了“信访的法治规训:基本内涵与路径选择”的主题演讲;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讲师马驰重点分析了“律师职业伦理制度化的法哲学意义及其风险”;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田夫阐述了“菲尼斯新古典自然法理论的渊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化国宇分析了“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中国民主、法治与人权”。以上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梁迎修副教授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侯猛副教授作了精彩点评。

四个单元中,各位主讲人发言完毕后,与会学者均进行了开放式的、富于建设性的自由讨论,现场学生也参与其中,积极互动,会议现场气氛良好,讨论热烈,交锋中升华了学理,切磋中精炼了概念。

在完成四个单元的主题演讲评议和自由讨论后,“抉择与推进:十字路口的法治中国”研讨会步入了尾声。闭幕式由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讲师杨贝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鲍禄教授作总结陈词。承接去年的研讨会,这一次研讨会同样是在“十字路口的中国”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进行的,可以说是历史逻辑的暗合。鲍禄教授指出,今天的研讨会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研讨会,新老两代学者齐聚一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各位学者分别展示了自己的学术进展和研究成果,老一辈启蒙色彩犹在,新生代学术探索频出,问题的现实性和延续性很强。去年的研讨会和今年的研讨会办的都很成功,在转型期的中国,既然十字路口的问题仍在,学术探讨的可能犹存,那么我们这个系列研讨就可以延续下去,下一个十字路口,再见!

  

(杨贝老师,郑海平老师)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