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主办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学界新闻 >

国际经济法网青年学人访谈系列(十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杨贝老师

时间:2011-12-13 点击:

【编者按】国际经济法网将陆续推出“青年学人访谈系列”,采访人物涉及国际经济法及相关法律领域的青年学人。以下为“青年学人访谈系列”的第十一期。

【被采访者简介】

教育经历

1998.9-2002.6 就读于湘潭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
2002.9-2005.6 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获硕士学位。
2005.10-2008.6 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获博士学位。
2007.1-2007.3 作为访问学者赴英国牛津大学交流
2007.4-2007.11 获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学习

发表文章
◇“合理的法律决定何以可能?”,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十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合理性论证与合法律性论证”,载《法治论坛》(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7月。
◇“当代法哲学的使命与关怀-访当代法哲学家约瑟夫˙拉兹”,载《西方法律思想家年鉴》2007年卷
◇“法律论证的修辞学传统”,载《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第4辑,2007年4月
◇“佩雷尔曼与谬误”(译作,原著者为荷兰法学家冯˙爱默伦),载《西方法律思想家年鉴》创刊号,2006年12月
◇“实践理性与法学方法”,载《政法论坛》2006年第24卷。
◇“旧修辞学与新修辞学”,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若有人知法去处,唤取归来同往”,载《北京青年报》(2004年4月2日)。
◇“法学的方法”(译作,原著者为英国法学家詹姆斯˙布赖斯),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六)》,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课题

2005.5-2008.5 中国与瑞典合作“国家人权机构”
2005.10-2006.12 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法制现代化”
2008.9-2009.9 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中国法治体系研究”
2008.12至今 校级“我国民事判决书论证现状的实证调查”
2008.12至今 校级“新贸易壁垒中的劳工标准”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建校60周年,法学院建院27周年之际,法学院开展了对院领导、老师的专访活动。本期采访我们采访了法学院的青年学者杨贝老师。主要采访内容为法学院在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杨贝老师现为法学院讲师,是我院“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的指导教师。她的研究领域为法律论证、银行法、人权法、法哲学。在法学院主讲法理学、银行法、法律方法等课程。

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发展
                        ——访法学院实验班指导教师杨贝博士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我院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基本情况。

在211三期建设期间,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对外经贸法律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突出我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提升我院的国际化办学水平,我院获准成为教育部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并于2008年10月在本科生中组建了第一期“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就国际化法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切实探索。同时学院内部也希望通过实验班的运行,进一步发扬我院的传统特色优势,促进我院其他学科的建设,并积极探索法学院新的发展道路,增强法学院的竞争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宗旨下,我们设立了第一期“实验班”。班级成员是从法学院2007级本科生中选拔出来的20名非常优秀的同学,现在已经顺利毕业。

法学院的 “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项目在我院业已成熟的“三会”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继续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着眼于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与全球视野、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更高层次的国际化法律人才,着重对学生开放心态与国际视野、英语能力、学习精神与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等核心素质的培养。

项目运行期间,我院延请了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十余名外籍专家,为实验班开设了WTO法律制度、跨国公司并购、能源法、法律检索等十二门富有前沿性和务实性的课程。并通过与国内外法学院校交流讨论,就国际化法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理论层面的反思与总结。在课程之外,学生们还通过 参加国际竞赛与实习加强国际交流。实验班累计过50%的同学参加过Jessup, Willam C. Vis等模拟法庭类国际大赛,另有同学参加了柬埔寨“NGO EIA项目”、“中港实习生交流项目”等国际实习项目。2010年12月,法学院组织实验班学生前往韩国釜山大学进行交流学习,参与学生获益非浅。

今年9月,法学院在总结第一期实验班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2010级本科生中选拔出了20名同学,组建了第二期实验班。

记者:国际化人才特色班在课程设置方面如何体现了国际化的特点?

在课程设置上,实验班国际化的特点主要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授课语言。国际化人才必须具有外语能力早已成为教育学界的共识。但在现有国际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明确,出色的英语能力是成为国际化人才的必要条件。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实验班开设了特色鲜明、极具实务指向的全英文课程。授课教师由国内外专家、学者组成,授课内容由各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或实务特长拟定,专门讨论本领域内的前沿问题。通过开设全英文的专业课程,强化了学生专业领域内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二是授课教师。既然是国际化培养,首先应实现师资的国际化。如果老师都无法国际化,就不那么容易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法学是社会科学的一支,它的创新需要多种思维、思考方式和不同的授课风格、方法。为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聘请了多名外国法律专家或国际知名律所的合伙人为实验班授课。他们或专注于某一领域的法律研究,或长年从事某一领域的法律实务,都是各自领域的姣姣者。为实验班授课的老师全部都具有国际化的研究视野或工作经历。不同背景的外籍专家为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的国际化体验。

三是授课内容。我们的实验班在课程设置方面大量借鉴了国外法学院校尤其是法律名校的课程方案,课程内容的国际性程度非常高。实验班的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着全球视野,教学内容以国际法律为主导。他们不止专注于讲授类似WTO法律问题、国际公法等国际性内容,还涉及了包括美国宪法在内的对于学生理解外国法律思维十分重要的课程。

四是授课形式。为了扩大师资来源、丰富教学内容,项目组还将实验班的课堂延伸到了国内外高校。我们不止引入了讨论课、模拟谈判等本科课堂不太常见的教学形式,还组织学生参加了多种形式的移动课(moving class)。2010年10月,项目组组织学生在上海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流学习,前往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访问,延请这些学校的教授为学生开设专门讲座,并与各校师生就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的问题进行座谈。2010年12月,项目组组织学生前往韩国釜山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流学习,延请釜山大学各学科的专家为学生讲授相关课程,使学生全面了解韩国的立法、司法、法学教育等法律制度,并站在全球的高度分析中韩两国法治建设的现状。

另一方面,为了全方位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加深其国际化背景,实验班项目组还以各种国际性会议与比赛的会场、赛场为课堂,组织学生参与筹备、旁听会议,参加大型国际比赛。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加Vis Moot, Jessup等模拟法庭比赛,全面强化、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从事国际法律实务的能力。

记者:我们的国际化人才特色班已经成功地培养了一批学生,他们与其他学生相比具有哪些突出的能力与素质?

实验班的学生首先是通过层层选拔得以确定的,他们本身就具有卓越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实验班的学习期间,通过我们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教学和培养方式,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均有进一步的非常显著的提升与发展。总体来说,毕业于实验班的同学基本上都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与素质。

1.开阔的国际视野。我们所说的国际化视野,是指能够看到这个世界上不同文明和不同价值观念下,各种不同力量的互相推动、制衡,相互参与、渗透和融合,并能够在这样一个广阔的背景下分析自己所遇到和处理的具体问题。因为我们的课程都涉及到国际范围内的法律问题,授课老师通常具有国际化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学生们还经常参加各种国际性的交流与比赛。因此,实验班的学生具有比较开阔的国际视野,他们更习惯于全球的宏观角度来思考问题。

2.较强的实务能力。特色课程的设计围绕“法学教育主要是一种职业教育”这一理念展开。项目组设置了有助于提高学生实务能力的法律写作、法律论辩等极具实务指向的课程,使我们的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实务能力。

3.较高的学习能力。由于特色课程一般涉及专家研究范围内的前沿问题,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很高要求。学生们通过在课外完成知识补充等工作,能够转变被动学习的观念,增强学习能力。我们还积极研究一些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实验班的培养,实验班学生无论是在学业成绩、学术研究方面还是在学术交流、社会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绩。

具体来看,在学业成绩方面,所有实验班学生均获得过多项校内外奖学金。其中获得国家奖学金荣誉4人次,校级一等奖学金20人次,校级二等、三等奖学金39人次、沈四宝优秀学生奖学金3人次。在学术研究方面,实验班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贸仲”杯模拟仲裁比赛获奖6人次,最好成绩为全国第二名。Philip C. 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获奖5人次,最好成绩全国一等奖。

最终,实验班同学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就业去向。18名同学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其中5名被华盛顿大学、康奈尔大学、慕尼黑大学等欧美名校录取,并获得不同程度的奖学金资助。2名选择就业的同学分别被英国高伟绅律师事务所与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高薪录用。

实践证明,这些经过考核选拔的学生在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外语水平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可以说,他们是我院“三会”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佳代表,是卓越群体中的卓越人才、精英群体中的精英人才。

记者:我院第一届国际化人才特色班的成功举办中总结了哪些经验,取得了那些成就?这对我们以后继续举办该特色班有哪些借鉴意义?

通过创办第一期国际化法学人才培养实验班,我们深化了对于国际化法学人才的认识,明确了国际化法学人才需要具备的一些特质,并摸索出了一些较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与培养方式。

其一,尽管我们目前还不能给出一个确定的国际化法学人才的定义,但对于国际化法学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我们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亚洲的大学校长们共同描述了国际化人才的一些普遍要求:他(她)能够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能够利用某种工具或途径进行跨国交流与服务,他(她)还是某一专业、层次、领域内具有一定专门知识或能力并基本通晓国际行业规则的人才。随着中国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国际化法学人才必须具备主动国际化的意识。结合“实验班”的培养经验和理论总结,我们认为国际化法学人才必须具备以下素质:一是开放的心态与国际视野;二是卓越的英语能力;三是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与学习能力;四是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

其二,我们认识到小班教学、研讨课教学等教学形态对于培养国际化的法学人才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国际化法学人才培养与一般法学人才培养的根本性区别,不在于知识背景,而在于综合素质。为此,国际化法学课程应当围绕着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行设计。由于我们实验班只有20名同学,所以我们所有的课程全部都是小班教学,老师能够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与课堂的动态,及时抓住课堂教学稍纵即逝的契机,与学生之间有非常多的对话与互动。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了在世界范围内业已得到普及的案例教学法与专题讨论课(seminar)。对教授而言,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在传授作为知识的真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而言,重点并不在于知道法律规定本身,而在于掌握如何适用这些法律规定。学生们对实验班的这种授课方式都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并真正掌握了这种授课方式的精华,在课程中得到了全面的锻炼与提升。

其三,我们认识到多元的教学主体能给学生带来更为深刻的国际化教学体验。“实验班”的老师来自于不同的领域,例如:为实验班讲授侵权法的杨自然老师在澳洲有着丰富的实务经历,他思维敏捷,风趣幽默,对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香港等普通法国家的经典案例和其中的裁判规则十分熟悉。通过杨自然老师的课,学生们都对英美侵权法有了比较系统的掌握。讲授国际公法的娜迪亚•桑切斯(Nadia Sanchez)女士曾在联合国任职,她的课程内容包括国际法的根本原则、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人权法、和环境法等;曾供职于WTO法律部门的高级律师柯马龙(Matthew Kennedy)老师为学生讲授WTO相关法律问题,金杜律师事务所的陈日东(Peter Chan)先生为学生们系统讲授美国宪法课程。这种多元的教学主体使我们的学生能深入接触不同法律领域,加深其国际化体验。

其四,我们认识到直接的国际交流能够是培养国际化法学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国际交流的形式包括参加国际会议、聆听外国专家讲座等,但最为有效的还是赴国外院校交流学习以及参加国际实习。在外国的环境中学习、实践,能够使学生更为直观、更为全面的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从而更好地明确自己在全球化时代的使命与定位。

在第二期实验班的建设过程,我们将深入贯彻上述理念,探索更具创新性、可行性的培养方案。

具体而言,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革新。

首先是改革课程设置方案。第二期实验班的课程设置将更具有计划性。目前,法学院已经初步建成了外国专家资源库。法学院将在充分考虑实验班同学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开设富有国际化特色的课程。

其次是设立学生助教。为了给同学提供更多的与外国专家直接接触的机会,法学院设立了学生助教制度。为每门课程的主讲外教配置一位学生助教,由实验班的同学自主报名产生。通过与外教协调教学安排,同学们可以有更多地获得外国专家言传身教的机会。

最后是加大国外授课的比例。第二期实验班将会获得更多地在国外学习与交流的机会。通过与国外合作高校实施学分互认的教学制度,同学们可以有更多在国外学习的机会。

记者:我院对国际化人才特色班有哪些规划与设想,这对我院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院期望未来能将实验班常规化设置,对各个年级有志于从事国际法律实务的同学并具备相应学习能力的同学进行集中培养。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地把实验班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可以普遍适用的经验在全院范围内进行推广,在全院实践我们国际化法律人才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

我院作为一所具有强烈国际化色彩的特色高校的法学院,在培养国际化法律人才方面始终走在国内前列。实验班的建设不仅能巩固我院在培养国际化人才 方面的优势地位,还能进一步的提高我院的国际办学水平,使我院能真正达到国际水准。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