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主办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学界新闻 >

国际经济法网青年学人访谈系列(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侯猛副教授

时间:2011-11-02 点击:

【编者按】国际经济法网将陆续推出“青年学人访谈系列”,采访人物涉及国际经济法及相关法律领域的青年学人。以下为“青年学人访谈系列”的第十期。

【被采访者简介】

教育经历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2004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硕士,2001年。
中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1998年。

任职与服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2007年至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2011年至今。
《法律和社会科学》杂志副主编、创刊编辑,2006年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法社会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11年至今。

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客座研究人员,2010年11月-12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研究人员,2005年-2007年。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访问学者,2005年4月-5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2004年-2006年。

代表作
---论文
2011年
“权利观念的中国化――从民族国家选择到社区伦理挑战”,《法律科学》2011年第5期。
“进京接访的政法调控”,《法学》2011年第6期。
“最高法院访民的心态与表达”,《中外法学》2011年第3期。
“政法传统中的民主集中制”,《法商研究》2011年第1期。
2010年
“案件请示制度合理的一面:从最高人民法院角度的思考”,《法学》2010年第8期。
“村规民约的司法适用”,《法律适用》2010年第6期。
2009年
“中国的司法模式:传统与改革”,《法商研究》2010年第6期。
“CSSCI法学期刊:谁更有知识影响力”,《北大法律评论》10卷2辑。
2008年
“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比较优势”,《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最高人民法院年度分析报告(2007)”,《法律适用》2008年第5期。
“数据如此分组能否反映法学实际”,《法学》2008年第3期。
“法律引证的制度意义”,《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2期。
2007年
“最高人民法院年度分析报告(2006)”,《法律适用》2007年第4期。
2006年
“大法官因何知名”,《法学》2006年第4期。
“美国最高法院的经济影响力述评”,《法律适用》2006年第8期。
“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的流动分析”,《法律科学》2006年第2期。
2005年
“最高人民法院的决策过程:权力策略与信息选择” ,《北大法律评论》7卷1辑。
“最高人民法院的功能定位”,《清华法学》第七辑。
“最高法院规制经济功能的经验研究”,《中外法学》2005年第2期。
“经济变迁下的最高人民法院(1949-1978)”,《政法论坛》2005年第2期。
2004年
“最高法院司法知识再生产”,《北大法律评论》6卷1辑。
“最高人民法院规制经济的功能”,《法学》2004年第12期。
“最高人民法院如何规制经济”,《法商研究》2004年第6期。
2003年
“司法改革背景下的政法治理方式――基层政法委员会个案研究”,《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专著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研究――从司法的影响力切入》,法律出版社,2007年。
---编辑作品
合编(与朱晓阳教授),《法律与人类学:中国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副主编,《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法理学 立法学 法律社会学》(法律社会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被采访者照片】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建校60周年,法学院建院27周年之际,法学院开展了对院领导、老师的专访活动。本期采访我们采访了法学院的青年学者侯猛老师。主要采访内容为法学院在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前景展望。
侯猛老师现为法学院副教授,是协助院长进行科研管理的院长助理。他的研究领域为法律社会学、法律经济学,近年来研究的主题包括最高法院、涉诉信访以及法学教育。在法学院主讲法律经济学、法理学等课程,在法学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多篇。
记者:请您大概谈谈法学院近几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和论文发表概况,特别是核心期刊的论文发表情况。
侯猛:20多年来,我们法学院已经形成了一个传统。这个传统是沈达明、冯大同两位老先生,以及沈四宝等诸位老师开辟并且形成的。这个传统就是注重教学、培养学生。所以我们把相当多的师资和精力投入到了教学。特别是在1980年代,国内法学院对于科研的认识还不是那么强,我们更注重的是培养人才,教学在当时来讲是第一位的。写东西也是服务于教学,因此,沈先生和冯先生都特别重视编写教材,两位先生配合的也十分默契。例如,两位先生所组织编写的《国际商法》教材独树一帜,在全国也开启了先河。而且,1980年代对科研的评价看重的是著作而不是论文。因此,那个时候更强调写书,编书。从1980年沈先生60多岁出第一本书开始,直至2006年去世,一共出了23本书,平均一年一本。这个数量是非常多的。
法学院注重教学和写书的传统,一直影响至今。但近十多年以来,整个大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发生了变化。论文成为知识评价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这是因为,就知识更新速度而言,论文相对来讲更代表创新的东西,因为它更新快,出版周期短。而写书更像是对知识的总结。
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学院要在全国法学院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仅靠原来的教学和写书的传统肯定是不够的。特别是国内二流的法学院通过科研发表提升竞争力的时候,经贸大学法学院作为一流法学院,就会面临着被赶超的危机。事实上,我们之所以认为,科研实力是评价一个法学院的重要标准,是因为科研情况,特别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是与我们的国家重点学科,特别是博士点建设密切相关的。科研不行,这些都可能会面临被取消或考评不及格的问题。
由此,法学院的传统也在逐渐改变。现在是两条腿走路,首先教学不能松懈,同时在科研这方面,不仅是要写书,更重要的是要发表论文。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最近10年来,特别是最近5年来,我们核心期刊的发表数量是逐年递增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变化,但跟国内同类一流法学院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转变,并且审慎处理转变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记者:在我院的科研成果和论文发表方面,我院的中青年老师做出了突出贡献。您认为中青年老师在学术科研和论文发表方面有哪些优势,面临着哪些困难?
侯猛:一个学院的科研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学院的学科优势。我们院的学科优势主要是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有20多个老师在从事国际商法的研究,差不多是全院老师的40%。这是我们的学科优势,也应当成为我们的科研优势。当然,这也可能是我们的劣势。这是因为不少法学期刊可能更愿意发表民法、法理,经济法等领域的文章。国际法相对来讲发表机会比较少。
其次是学院老师自身应当具有的优势。如果老师比较偏好科研,这就会成为我们的优势。我们也注意到,教学师资充实以后,近几年我们引进的中青年老师中,越来越多的偏重于科研。
我们面临的困难有:一方面,与经济学相比,法学类期刊的数量还是偏少。我们法学期刊少,但全国法学师资相对较多,这就导致发文章比较困难。另一个方面是,发表论文需要全体教师的努力。首先教授要起到带头的作用,要给后面的年轻人做出榜样。清华大学法学院就做得比较好。但主力可以不是教授,是中青年教师。因为中青年教师创新力更强,积极性更高。所以我们要改善科研环境,注重科研体制的激励。我们要营造一种氛围,营造一种全院上下都注重学术,做学术研究的氛围。
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是:要建设一流法学院,就要在科研和论文发表上争创一流。可以尽管我们现在是一流,但并不代表我们将来还是一流的。因为有其他一些法学院的发展速度比我们快。就目前来看,我院在一流的法学期刊上发文章的数量还是偏少的。
记者:您认为在期刊上发文章,尤其是核心期刊上发文章与撰写专著或者在书中写文章有何不同?
侯猛:我们要建设一流法学院,就要在一流的期刊上发文章,因此,整个法学院的科研导向是鼓励在一流期刊上发文章,而不是二流甚至三流期刊。
我们所讲的一流期刊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但是法学界有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排名靠前的法学类期刊。如果把目标投向一流的法学期刊,那就会看到这些期刊对文章发表的要求与其他一般期刊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在文章发表之前,首先要看刊物有什么要求。因为作品本身不是作者一个人的事情,作品在杂志上发表有一个有编辑过程,另外还有要考虑到读者,就是受众的问题。所以要有这样一种意识,我们不是自己一个人在书斋中写作。要在一流期刊上发表文章,首先要符合不同期刊的要求和读者的期望,然后再决定应该怎么样写,怎么样投稿。
记者:您认为我院在学术科研和论文发表方面取得的成果对我院的学科建设和将来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侯猛:对于一流法学院来讲,有几个标准。一是国际化的程度,二是学生的就业情况。我们国际化的程度和学生就业率都是比较高的。再一个就是一流法学院的科研也一定要是一流的,这也是衡量一流法学院的重要标准。一流法学院要一定要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师资一定要有一流的科研作为保障。短期来讲,我们一级博士点的建设,或者将来我们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都需要科学研究成果作为支撑。这样我们才能在全国一流法学院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记者:您对法学院今后的学术科研和论文发表有何建议和展望?
侯猛:首先学院应该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科研资金支持力度,例如设立专门的科研基金岗位,让人专职从事科研工作,而不必为了增加收入去大量的上课。其次,法学院在教师聘用方面要严格把关,要制定和增加考核标准,以科研作为引进人才的重要标准。第三,学院还要多开展小型学术活动。比如经贸法学工作坊,现在已经举行了37期。工作坊是大家把发表之前不成熟的论文拿出来相互指正,相互批评,然后再不断的修改,这样自己也会有不断的提高。但严格来说,这个风气我们学院还没有完全建立。我们是希望全院老师都能够参加的。如果全院都形成这样的氛围,我们的科研学术和论文发表就会有可持续性。另外,作为学者,要尽可能参加一些校外学术活动。学术活动要跟国内的其他同行认识,让别人了解你,了解你在做什么,在研究什么,这样有利于将来的科研发表。
记者:您对法学院的学生和有志于法学研究的同学有何期望与建议?
侯猛:我希望你们多读书,但不要只顾着读与就业直接相关的书。还是要大气一些,读些杂书,这对我们理解社会、人格塑造和职业发展是会有很大帮助。尽管还不那么直接和明显,但试想想,如果你们现在不读,以后还有机会再去读么。应该是没有了,所以还是要珍惜大学的读书时光。
如果你是一个有志于法学学术的同学,我是建议尽早出国,特别是美国。这是因为,如果你未来准备回国找教职,要想进入一流法学院,没有海外背景肯定是不行的。而美国教育背景的师资人才,在未来5年还是急需的。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