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主办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法学论文» 国际商法 >

“低碳经济和企业社会责任”系列(六):向低碳经济转型中的中国企业

时间:2010-06-10 点击: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变暖的进一步加剧,此前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经济开始向低碳经济转型,作为世界碳排放大国的中国也不可避免的被纳入这一潮流。企业作为实现低碳经济的主体,对低碳经济的建设具有基础作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环境责任之实践日显重要。本文将从目前中国企业对于低碳经济建设作用甚小的原因分析入手,介绍世界各国应对经济转型的经验,旨在为中国企业提供实践思路。
【关键词】低碳经济        企业社会责任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可持续发展观念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开始反思曾经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的概念始于英国政府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取更多产出--从而创造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活。[1]向低碳经济的转型要求企业在自身的日常经营活动中,除了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还应该考虑到受企业行为影响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2],具体来讲,即将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的范畴。
 
一、目前中国企业对低碳经济贡献甚小的原因分析
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是企业不重视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根本原因。环境资源是一种公共物品,人们可以共同且互不排斥地使用。然而,当每一个体以其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对公共资源加以利用时,就必然导致公地的悲剧,即对公共资源的损害[3],而且这种损害并不会被计入企业生产的成本中。此时,企业按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产量就会严重偏离按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所确定的产量[4]。当企业过度利用资源、过度排放污染、过度生产具有污染性的产品却不必为此支付代价时,企业就失去了走低碳之路的动力。
此外,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工业发展模式是企业贡献小的重要原因。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建设和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高速运行中,碳密集程度很高的煤碳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依靠的主要能源。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粗放式发展的惯性,使中国企业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将持续增长。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测算,2005—2030年在参考情景和可选择政策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年均将分别增长3.2%2.5%,能源相关的CO2排放将年均分别增长3.3%2.2%[5]。同时,我国还承受着贸易结构导致的转移排放。中国位于全球产业链的末端,加工出口的产品中有相当部分是资源密集型商品。作为世界制造基地,中国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发达国家污染的转移。IEA估计,2004年中国国内出口商品生产蕴含的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6亿吨,占中国排放总量的34%[6]
不容忽视的是,中国企业的生存压力以及环保技术资金的缺乏是造成企业无所作为的直接原因。中国民营企业中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7],面临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生存才是中小企业运行的第一要务。然而从短期效益来看,实践企业社会责任,尤其是环境责任,改造、新增节能减污设备将大大增加其运营成本,这对资金拮据的民营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此外,由于中小企业很难自主研发环保技术,而先进的低成本环保技术却又常常被发达国家垄断控制,因此我国企业很难掌握并将环保技术实际运用于生产之中。
 
二、世界各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经验
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定了控制2012年以后温室气体排放的巴厘路线图。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也开始采取具体行动向低碳经济转型: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系统开始了大规模、常规化的碳排放权交易;英国为推动低碳经济也引入了碳税、碳基金、碳足迹等经济策略;欧盟内部,各国工业也纷纷开始自发减排,其中丹麦、芬兰、荷兰等国,开始对产生温室气体的化石燃料征收碳税[8],效果显著。
具体来讲,除研发低碳技术、更新生产设备外,其他国家企业采取的主要策略有以下几种:
首先,制定行业标准,推行国际ISO14000 系列等标准认证。企业可以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推行低碳标识、碳足迹等方法引导市场,进而将更多的同行业企业纳入低碳经济范畴。国际ISO14000 系列标准是环境保护标准认证, 它能够有效地预防与控制污染并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效率, 是企业的绿色通行证。在企业内部,这一标准能够规范流程、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同时促进工艺的改进,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污染物处理费用;另一方面在企业外部,可增强客户信心, 扩大市场,树立品牌形象等[9]
其次,企业可加入碳基金,并通过限制与贸易Cap and Trade)促进排放权交易的实现,从而达到减排目标。限制与贸易这一措施的基本思路是,由于温室气体在大气中不断增加,目前已形成了全球性的碳市场,这使全球各地区采取的减排行为效果可以等同[10],并且可以就其所减少的碳排放量进行交易。碳基金的运作和碳排放权交易的实现可以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目前许多国家、地区和多边金融机构相继成立了碳基金, 许多企业、组织和个人也自愿出资加入碳基金,购买或销售从项目中所产生的可计量的真实的碳信用指标, 实现减排目标。
另一个重要途径是企业与环境保护类非政府组织(NGO的合作。环保NGO是对环境问题最敏锐、最活跃的社会因子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力量[11]。目前很多NGO,如绿色和平(GREEN PEACE)在欧洲已经开始了与当地企业之间的合作,这使得企业可以从NGO获得低碳生产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利用其技术和影响力开发有利于环保的产品及服务,使当地社区接收环保理念,树立了绿色消费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政府可以提供环保补贴等财政及政策支持,促进企业向低碳经济转型。环保补贴属于不可申诉补贴,是合法补贴。世界各国政府常采取胡萝卜+大棒的方法,一方面给予企业财政支持,另一方面通过碳税等制度的设计迫使企业选择环保方式运行。同时,企业也应积极利用政府提供的各种技术支持及财政补贴和政策倾斜实现转型。
企业可利用对的策略还有很多,笔者将在下文中结合中国具体情况进行论述。
 
三、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12]如果中国不采取措施,到2050年,即使所有其他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80%,中国仍将导致全球升温2.7摄氏度[13]中国企业作为中国碳排放的主体,作为最直接体现低碳经济效益的个体,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自身调整,进而实现整个产业的经济转型。
首先,充分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重视低碳技术创新。各企业要高度重视早期投入,充分利用政策倾斜所赋予的各项低碳技术研发资金和技术支持,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积极开发利用高效低碳生产技术。目前中国已经设立了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政府基金)和中国绿色碳基金(民间基金),各企业应积极利用这些资金支持,整合现有技术,积极开发应用新低碳技术。[14]
其次,企业应对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回收进行全面考虑。生产者不仅在生产阶段实行清洁生产,还要充分考虑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其他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形成贯穿产品设计、原料采购、制造加工、运输销售、消费及回收再利用全过程的绿色生产观念。生产者除了要对产品的性能质量负责,还应承担此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责任。[15]具体来讲,企业应尽量选择清洁能源,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在生产过程中,选择低排放、低耗能的制造技术,注重水、电、能源和原料的循环与综合利用。
此外企业应加强其及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绿色商业发展。绿色商业涉及销售、服务、流通、消费等各个再生产环节,生产企业、商业企业都是绿色商业的参加者。众所周知,绿色产品和服务只有被消费者购买、消费, 企业的绿色生产成本,销售和服务成本才能够得到足额补偿, 并获得利润。企业在生产销售环节应增强对绿色产品的宣传力度,普及相关环保知识,增强大众的环保责任感,进而引导市场,促进绿色商业的社会再生产循环系统持续运转。可见#p#分页标题#e#, 参加者之间的积极互动, 才是绿色商业稳健发展的持久动力。[16]
当然,企业还应不遗余力地加强国际低碳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企业应加强与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合作,特别是与欧盟、美国等减排技术处于世界前列的国家开展低碳学习合作,引进消化节能和持续利用资源、能源的技术。积极探索、加深与西方企业,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NGO)和协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具体项目合作、经验交流和能力建设等形式的合作活动,为可持续发展探索新的合作模式。[17]
 
企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主体,是体现低碳经济效益最直接的个体,是低碳经济建设的基础。对于企业来讲,向低碳经济转型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树立企业社会形象、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契机。只有作为国民经济细胞的企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低碳生产,国家的能源结构、经济结构才能随之调整,我国的经济才能真正摆脱传统生产方式、发展模式的束缚,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1] 金乐琴,中国如何理智应对低碳经济的潮流,经济学家,2009.3
[2]吕佩娟 司小娟,论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中国商界,2008年第六期
[3] 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结果是不可避免地导致所有人的毁灭,这种合成谬误被哈丁称之为“公地的悲剧”。
[4] 沈满洪,论环境经济手段,经济研究,1997年第10期
[5] IEA, 2007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7: China and India Insights [EB/OL]. http://www.iea.org/textbase/n-psum/WEO2007SUM.pdf
[6] IEA, 2007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7: China and India Insights [EB/OL]. http://www.iea.org/textbase/n-psum/WEO2007SUM.pdf
[7] 吕佩娟 司小娟,论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中国商界,2008年第六期
[8] 如明,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策略,中国科技投资,2006.7
[9] 吕佩娟 司小娟,论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中国商界,2008年第六期
[10] 章升东 宋维明 何宇,国际碳基金发展概述,林业经济,2007年第7期
[11] 何志毅 于泳,绿色营销发展现状及国内绿色营销的发展途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
[12] http://planetark.org/wen/53013, “China Tells Rich Nations To Cut Emissions By 40 Percent”, 最后访问时间 2009-06-14.
[13] http://www.guardian.co.uk/environment/2009/jun/09/china-sandalow-stern-emissions,China alone could bring world to brink of climate calamity, claims US official”,最后访问时间2009-11-20.
[14] 金乐琴,中国如何理智应对低碳经济的潮流,经济学家,2009.3
[15]黄海峰 李慧颖,中国企业的环境责任,中国环境报,2006-1-13第3版
[16] 周殿昆 李荣庆 郭红兵,构建促进绿色商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财贸经济,2007年第10期
[17] 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发展研究》,2009 年第2
 
 
 
【参考文献】
1.       Ans Kolk, David Levy, Corporate Strategy, Climate Change and Oil Multinationals,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Vol.19, No.5, pp.501-509,2001
2.       Karen Fisher-Vanden , Karin S. Thorburn ,Voluntary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 and Shareholder Wealth, March 2008
3.       Olivier Boiral, Global Warming: Should Companies Adopt a Proactive Strategy?, Long Range Planning 39 (2006) 315-330.
4.       IEA, 2007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7: China and India Insights [EB/OL]. http://www.iea.org/textbase/n-psum/WEO2007SUM.pdf
5.       金乐琴,中国如何理智应对低碳经济的潮流,经济学家,2009.3
6.       吕佩娟司小娟,论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中国商界,2008年第六期
7.       沈满洪,论环境经济手段,经济研究,1997年第10
8.       如明,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策略,中国科技投资,2006.7
9.       章升东宋维明何宇,国际碳基金发展概述,林业经济,2007年第7
10.   何志毅于泳,绿色营销发展现状及国内绿色营销的发展途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
11.   黄海峰李慧颖,中国企业的环境责任,中国环境报,2006-1-133
12.   周殿昆李荣庆郭红兵,构建促进绿色商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财贸经济,2007年第10
13.   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发展研究》,2009 年第2
14.   http://planetark.org/wen/53013, “China Tells Rich Nations To Cut Emissions By 40 Percent”, 最后访问时间 2009-06-14.
15.   http://www.guardian.co.uk/environment/2009/jun/09/china-sandalow-stern-emissions,China alone could bring world to brink of climate calamity, claims US official,最后访问时间2009-11-20.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