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主办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法律书屋» 国际商法 >

“低碳经济和企业社会责任”系列(一):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分析

时间:2010-05-26 点击: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这一国际性问题的日趋严重化,低碳经济的浪潮也逐渐席卷全球,而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则标示着低碳经济时代的正式到来。在低碳经济这一新型的国际大背景下,企业作为实现低碳经济的先锋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本文拟通过阐述低碳经济给企业带来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分析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旨在号召企业有所作为,积极应对低碳经济时代的挑战。
【关键词】低碳经济  企业社会责任  压力
 
哥本哈根会议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于去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其主要议题将是拟定新的气候协议,以取代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并在2012年后生效,以应对新世纪世界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虽然这次会议最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它的召开还是正式宣告了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其核心是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i]具体来说,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经济发展模式。[ii]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企业将感受到多方面的压力,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将有效地缓解压力,并在未来的竞争中争得发展的制高点。
一、         低碳经济给企业带来的外部压力
(一)         融资方面带来的压力
众所周知,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在内的金融业被誉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力。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它们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所能发挥的重大作用,并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指导性文件和相关鼓励措施。自2007年以来,政府相关部门不断推出环保新政,相继推出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绿色金融产品,从而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绿色金融的风暴。2007年7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共同发布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这是三家部门首次联合出手,为遏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联合扩张而推行绿色信贷的重要政策性文件。意见要求各商业银行根据环保部门提供的信息严格控制污染企业的贷款,并将支持环保、控制对污染企业的信贷作为银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iii]同年11月,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意见》也指出,节约资源,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多家中资银行相继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这些报告大都把节能环保放在重要位置,表示将减少直接导致气候恶化项目贷款和投资。[iv]于此同时,很多金融专家也建议,为了减少金融服务对气候造成的影响,商业银行应评估并向客户报告与金融服务有关的排放量,并要求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客户在评估和报告融资过程中采用温室气体议定书。[v]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金融业逐渐走向绿色金融的变革对企业的影响是深远的。融资渠道的绿色化,将现实的迫使企业走上一条清洁生产,绿色生产的道路。
(二)         产业调整带来的压力
低碳经济的兴起是与工业文明同样伟大的一次革命,它将把人类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开创人类经济发展的新纪元。[vi]就我国而言,产业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沿着新型工业化道路向前迈进,并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了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可见,低碳经济将促使经济结构由现在的能源耗费型、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集约型的方向转变,导致社会产业结构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具体来说,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劣势企业势必将逐渐被淘汰,最终形成低碳的产业群。由此,企业必须进行战略调整,加快改革、改组、改造的步伐,以适应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         消费变革带来的压力
1. 消费观念的改变
人们的消费观念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长期的消费行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消费观念的形成和变革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定的消费观念可以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vii]低碳经济所引领的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变革,原本在工业文明中所流行的“一次性消费”、“炫耀性消费”等消费观念也将随之发生变化,不难预期,“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生态文明下的新型消费观念将逐渐深入人心。由此,消费者对于消费产品的选择中将越来越多的考虑其生产的方式、能耗的情况等诸多影响到企业传统生产的因素。
2. 消费环境的改善
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将促使政府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营造良好的低碳产品的消费环境。一方面,政府正通过努力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体系来促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进而增强区域之间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关的制度体系包括:排污许可证制度、“三同时”制度、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等。另一方面,政府还通过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消费环境的改善,塑造生态环境、鼓励生态消费。由此,企业只能改变自己的企业文化、以适应和融入不断变化的消费环境。
(四)         国内外征收碳税带来的压力
碳税是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个热门词汇,指的是针对产品生产、运输等环节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征税。虽然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在实际征收碳税,如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地丹麦,但是,随着近几年来人类对气候变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征收碳税越来越被视为以环境保护为目的,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许多国家也都开始研究碳税征收的具体方案。特别是去年,国内外征收碳税的呼声持续高涨,大有掀起一场征收碳税的革命。
国际上,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以219票对212票微弱票数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该法案明确规定,美国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法国政府也与同年6月也正式宣布,它开始制定针对耗能产品征收碳税的方案,作为应对全球变暖而做出努力的一部分,并计划到2011年开始实施。随后,法国环境部长让-路易·博尔洛(Jean-Louis Borloo)公布了一份新气候-能源的白皮书,并计划在尽快邀请专家小组制定具体细节,然后再在网上征求公众意见。
在国内,2009年9月18日,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发布了《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报告中对我国实施碳税、中国碳减排的制度方案等问题作了分析和建议。而随后,一份来自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受能源基金会资助的《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报告新鲜出炉。该报告称,中国可以考虑在未来5年内开征碳税,并提出具体的碳税制度实施框架。报告对中国开征碳税路线设计如下:首先在2009年进行燃油税费改革;在2009年或之后择机进行资源税改革;在资源税改革后的1~3年期间择机开征碳税。同时,报告明确设计国家对能源密集型行业实行适当的税收减免与返还,对于积极采用技术减排和回收CO2并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给予减免税优惠。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贸易保护主义都有所抬头,在当今控制气候变化成为世界焦点性问题,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又寻找贸易保护措施之时,征收碳税就成为了一种合法的、隐性的、适应时局的保护措施。美国和法国背后的欧盟都是我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他们对进口产品征收碳税将会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巨大的影响,加上政策要为当前国家“走出去”战略方针服务,这样就不难理解我国做出的迅速反应,也不难想象国家将就企业提出的碳排放要求及采取的相关措施。中国国经中心首席研究员、经济学家樊纲就曾说道“如果美国实行碳关税,中国就应该马上在国内实行碳税”,“中国开征碳税,可通过WTO禁止双重征税原则阻断美国的意图”。
基于上述考虑,碳税的征收似乎是一个必然的结果。然而,碳税的征收对所有的企业,特别是我国众多的“两高”型企业而言,其影响将会是巨大的:企业从生产到运输再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会被要求对碳排放量进行计算,进而征收税款。
二、         低碳经济给企业带来的内部压力
(一)        社会责任的承担关系到企业的公众形象
社会对企业承担公共责任的期望在不断提高,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感,从而影响他们购买其产品的意愿。据希尔和诺顿/ 哈里斯· 波尔( Hill &Knowlton/ Harris Poll ) 民意调查的结果,大部分美国人在购买商品时会衡量该商品背后的社会责任影响力,有高达79 %的人在买东西时会考虑该公司的社会责任表现,同时有36 %的人认为那是他们在决定购物时很重要的因素。[viii]此外,在应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时,公司所采用的方法不仅会影响其声誉,还会影响其竞争地位。据一项全球调查,企业的最高管理人员普遍认为,为使企业在未来获得成功,人们对环境的日益关切成为影响公众对企业期望的最重要的趋势,气候变化是最为重要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问题之一。[ix]由此可见,只有注重社会责任的企业, 才能在长远的发展中树立起自身的品牌;只有向社会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给予消费者良好的企业形象,社会和消费者才会对企业给予回报及认同,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企业自身才是最终的受益者。反之,如果企业唯利是图,只看到短期利润,无孔不入的媒体以及日渐智慧的消费者都会将企业的错误无限扩大,沉痛地打击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
(二)         社会责任的承担关系到企业的人力资源
企业的发展往往依赖于员工的能动性、创造性,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人力资本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来源。俗话说, 良禽择木而栖, 良臣择主而侍。对于有能力的人才, 吸引他们的不仅仅是薪资待遇与个人发展,往往还有企业本身良好社会形象。同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展现企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进而形成企业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所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更容易招聘到并留住优秀人才,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三、         企业对于内、外压力的应对
综上分析,虽然低碳经济对企业还没还有提出硬性的要求,但正如山雨欲来风满楼,内外的压力对于企业却是迫近且现实的。对企业而言,其发展更多是应外界的需求、市场的需要而进行改进而来,正如在上文所述,来自外部的压力也是来的更加明显。但是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面对压力,企业首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承担社会责任,在危急中挖掘机遇,不断完善和发展,进而实现新时代的跨越!


[i] 陈楚荣:《珠海邀请专家研究低碳经济———欲申报国家低碳经济区》,《广东科技报》,2008 年6 月。
[ii] 付允、马永欢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年。
[iii] 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的解读》,《环境保护》,2007年第15期。
[iv]#p#分页标题#e# 黄纯忠、王泰山:《节能环保要有"绿色金融"护航》,来源于http://www.ccgp.gov.cn/jnhb/jnxw/977581.shtml,最后检索日期:2010-4-27。
[v] 冯守尊:《商业银行如何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责任》,《金融博览》,2009年第4期。
[vi] 黄志强:《低碳经济:企业的必由之路》,《中外企业文化》,2009年第11期。
[vii] 陈晓春、张喜辉:《浅谈低碳经济下的消费引导》,《消费经济》,2009年4月。
[viii] 派翠西亚· 奧伯汀:《2010 大趋势──自觉资本主义的兴起》,智库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ix] 伍晶:《气候变化对企业的影响》,《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       陈楚荣:《珠海邀请专家研究低碳经济———欲申报国家低碳经济区》,《广东科技报》,     2008 年6 月。
2.       付允、马永欢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
3.       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的解读》,《环境保护》,2007年第15期。
4.       冯守尊:《商业银行如何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责任》,《金融博览》,2009年第4期。
5.       黄志强:《低碳经济:企业的必由之路》,《中外企业文化》,2009年第11期。
6.       陈晓春、张喜辉:《浅谈低碳经济下的消费引导》,《消费经济》,2009年4月。
7.       派翠西亚• 奧伯汀:《2010 大趋势──自觉资本主义的兴起》,智库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8.       伍晶:《气候变化对企业的影响》,《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第6期。
9.       黄纯忠、王泰山:《节能环保要有"绿色金融"护航》,来源于http://www.ccgp.gov.cn/jnhb/jnxw/977581.shtml,最后检索日期:2010-4-27。
10.    董玉华:《发展绿色信贷 促进节能减排》,来源于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09-07/29/content_307750.htm,最后检索日期:2010-4-20。
11.    樊纲:《绿色经济对金融机构是一种商机》,来源于http://www.zgjrw.com/News/2009830/index/752383786800.shtml,最后检索日期:2010-4-22。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收藏 打印 关闭